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历史故事:孔子求乐于苌弘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注:孔子是东方最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精神,铸成了他在中国历史上不朽的地位。他的思想,至今仍独步于人类世界,不衰不坠,弟子们把孔子的谈话,编纂成书,那就是中国文化的宝典-论语。它不但是中国人的圣书,也对世界文化造成重大的影响。在政治方面,则以建设礼义之邦,解救人民痛苦为依归。而他那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尤能开万世太平,令人向往,所以后世的人,尊崇他为至圣先师。

一次,在洛阳的期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拜访苌弘,请教乐的问题,苌弘很敬仰孔子的学问道德,曾经对别的朋友说:「我看仲尼这个人,仪表堂堂,态度谦和,记忆力强,博物不穷,好像见到了圣者兴旺的徵象。」

从洛阳回来,孔子的名望更高了,来请求入学的弟子更多了,这个时候他是三十岁。有一次鲁国的太庙举行祭祀大典,临时请他去担任助理,因为他没有做过这种工作,所以每样事情他都很慎重的请教别的祭师,而招来背后的批评。

他的学生子路为了这件事情很不高兴,孔子说:「这一次是太庙荣典,一切需要敬谨,那些仪式虽然我都知道,可是为了慎重起见,还是样样要问个详细确实,这才叫做礼。」子路恭恭敬敬称是。孔子又说,顺便再告诉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不知并不是可耻的事,不知道而假装知道,才是可笑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