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篇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7月1日讯】不夸张的说,所有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文化没因战争或其它原因中断,而保持了数千年长期无间断的连续。中国的遗产是令世界艳羡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早在混沌的人类启蒙时代就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西方的哲学首先是由柏拉图系统创立的,到笛卡尔时,他继承了柏氏的思想,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性观点,在理性思想者的眼中,感观是被怀疑的,世界分为精神与物质两元性。
但西方哲学愈发展后,亚里士多德首先驳斥了理性的观点,于是又引出了感性理论。
直到今天,可谓说各种思想继承延续,百花齐放。但奇异的是,中国古代一位长须老人在退隐时所做的一篇不过五千言的《老子》一书,西方的哲人无论是用二元性或是一元性,都无法解释清楚。只能说,西方的哲学起于辩论,故注重理论的建立。而中国的哲学思想一开始就与人性本身,宇宙万物有深层联系,人的感情无比复杂,用语言及理论解释,显然就相形见拙了。
如同老子所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真理,就不是我们平时知道的真理,也就不是道了。事物造型奇特莫观,乃天之所至,直至人命其为物,它也就不是本来的那件自然了。
老子的哲学中,体现着自然观,他把宇宙本体论为道,意指真理。他的书中有着明显的冲和原融,“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对待世界,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眼中的圣人俱是道冲,而用之则不盈。老子的思想博大精藏,历代见仁见智,各是其是,汉初沿老子之学,以无为而治后汉唯思老子之玄虚,或以之为哲论,兵法,仙机,气功,不胜类举。老子如龙,能升能隐,能大能小,后世之人隐远远望矣,无人可及其一二分。
发稿:200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