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战争到何时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徐迅雷现在,刘姝威600字短文粉碎“蓝田神话”,被传为佳话,有网友说这是“一两拨千斤”,甚至称刘殊威是“刘大侠”。2001年12月,这位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对蓝田股份自1996年上市以来以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业绩”,以一篇600字的短文直接提出质疑,从而使自己卷入了一场始料不及的风波,背后的艰辛和承受的压力,别的人是无法直接体会的。4月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蓝田大案谜局未解,但蓝田诉刘姝威一案在一波三折之后走到终点,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蓝田的起诉。
相对于“庞大”的上市公司蓝田,刘姝威真是“弱势群体”里的一分子。她进行的战争,是“一个人的战争”。有读者这样形容:“她的大声疾呼却像一个人独行在沙漠里的哭号,苍凉凄惨且孤立无援……”刘姝威让我想起另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她就是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这样评价为“第一位在中国农村从事艾滋病预防宣传的女性活动家”的一位七十五岁老人高耀杰。高耀杰是一位退休的主任医师,1996年,她的心被一位临死的艾滋病人的悲惨情景所刺痛,于是“拒绝了安闲舒适的生活”,开始了预防艾滋病的孤军奋战——“与最顽固的疾病和疾病背后的一切做斗争”。
众所周知,河南一些农村因卖血而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高耀杰自费编印一批批“防艾”材料,一次次进行调查走访,一回回开展广泛宣传。然而,现实让高耀杰体会到了一种彻骨的冷漠,在一些娱乐场所、企事业单位甚至一些政府机关,宣传“防艾”成为了最不受欢迎的活动,她也变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但她坚忍不拔,坚持“一个人的战争”,老人说自己的战术是“农村包围城市”,随着调查的深入,她逐渐揭开中原地区艾滋病的遮羞布。
一个智识者,经常不为人所理解,甚至为人所曲解,甚至招人阻挠和反对。刘姝威和高耀杰,她们面对的都是庞大的对手,都是经济社会的“重灾区”,她们从事的都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她们以个体的良知和智识,站在滔滔洪流面前,发出了先知者的第一声无畏的呐喊。但先知者往往是孤独者,“一个人的战争”往往难以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一时半会还就算了,但如果长期没有人加入先知者的队伍,与他们结成坚强的同盟,那么,他们就难以战胜强大的对手,可能酿成他们的人生悲剧,这就是我们社会的不幸。
“一个人的战争”,反映了我们社会整体监管能力的欠缺。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说:“我相信人类不仅仅是在忍耐下去,他将会战胜一切,他是不朽的。不是因为惟有他才是众生灵中具有不可消除之声音的生物,而是因为他具有灵魂,具有一种能给予同情、作出牺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刘姝威和高耀杰能坚持不懈,但他人与社会在对她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之外,必须给予她们最强大有力的支持。
发稿:200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