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之声:也谈真理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殷之声6月23日《中华读书报》12版刊有《真理三人谈》。三人中,赵汀阳说:我们事实上是选择我们喜欢的真理;汪丁丁说:真理即信你之所信;李公明则不仅认为:真理在刚出现时往往会被视为邪说,更道出了追求真理之难的道理。三人的真理之见虽各不相同,但都没有直接回答何为真理。
真理,是人类超前发现和正确认知某种事物本质及现象所得出的一种前所未有的真见和高度概括的论述。真理只能暂时的被否定和拒绝,因为人们认知真理的差别,始终是不会改变的。面对这无法企及的终极真理,所以不管是赵汀阳还是汪丁丁,都屈从了现实而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不是赵汀阳的“可以拒绝某些真理”,就是汪丁丁的“真理仅存在于对话之中”、“真理就是你相信其为真的东西”。
而我们的哲学立场是:真理是绝对的,宇宙法则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三千须弥世界无论有多大,人们头脑中的想象力无论如何变幻无穷,其偏见无论有多深,都无法逃脱宇宙涨落兴衰规则的制约。因为认识和理解这种无形的宇宙规则而能发现其事物消长兴衰,进而认知其正反是非的人是极少的。而对同一事物认知千差万别的人,又都不能认同他人即李公明指出的“人们其实很少有真的追求真理的自觉性”,所以那些先知者的真知灼见所揭示的真理,总是被人们否定和拒绝。周武王拒绝了人类最早的倡导非暴力变革历史的伯夷叔齐;宗教裁判所拒绝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社会主义者拒绝了民治、民有、民享的政治理念而信奉无产阶级专政。说真理不是绝对,或者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都是为坚持自己发现的真理说项。真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存在于人们认知之先。即使在茹毛饮血的旧石器时代,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可以用来实现今天构建现代化设施或生活用品的,只是原始人的认知力和技术能力无可企及而已。从这个意义讲:没有上帝,只有先知。人类真正的上帝就是所有的文明肇始发现者。
人类的伟大,体现在忘我地追求和发现真理。相反,人类的邪恶与卑劣,也体现在愚顽地坚信自己拥有了一切真理。(1999年6月26日)
发稿:2002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