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为为共产党培养官僚的起点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新生7月8日讯】 虽然两岸政治立场不同,不过在考试方面却大同小异,连举行的时间都差不多,虽然大陆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只要能大学毕业就业都不是问题,不过根据调查,具有共产党员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要比没有党员身分的毕业生,高出三个百分点,因此可以看出大陆企业普遍对于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毕业生具有好感。
十载寒窗苦读,一朝考试见分晓,这是中国学生对于求取功名的看法。不管在台湾还是大陆都一样,不过在大陆除了考上好学校之外,有个背景还是相当重要,尤其具有党员身分的人更是天之骄子。
据报道,虽然根据大陆官方说法认为,党员毕业生普遍成绩好,思想也较纯正,配合度又高的特质,是企业界期盼的好人才,不过事实上,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企业一方面为了表达爱党爱国,一方面也为了配合国家政策做事,才录用具有党员身分的大学毕业生,事实上,这也只是企业们明哲保身的做法。
根据大陆官方调查每年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具有党员身分就占就业市场三分之一强,可见,在大陆你就算是北大清华名校毕业,如果不是共产党员找工作恐怕还得靠边站。
吸收青年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加入共产党本是好事,但毕业就业,找个好工作对大学毕业生来讲是最切身,最现实,最切近的一步。于是在这种党票成为好工作,好机会的特别通行证的指挥棒的导向下,使得入党在大陆高校中几乎失去了追求思想进步,视国家兴旺为己任的积极因素,成为急功近利,个人发达的角逐。那些所谓“脑袋灵”,“嘴巴甜”,会搞关系,会向党的意志靠拢的学生自然在这样的角逐中占了优势。这些人充实到国家企业中,同样成为共产党干部队伍的主要来源。而其从学生时代就培养起来的所谓此类“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滋养,与现有体制下的种种官僚腐败、以权谋私、明争暗斗等丑恶现象同流合污。“贪官惩一批,自有后来人。”大贪们捞足了,贪够了,被抓了几个,可更多的小贪们接着贪。
这样的制度性的恶性循环不能不说是共产党官僚贪污腐化无法根除的主要原因。竞争激烈的高考就是这种循环的开始。
发稿:2001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