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和申:「与中央保持一致」的困惑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5月21日讯】「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提法不科学。中央如果错了(如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你若「与中央保持一致」,就必然跟著犯错误。「以某某某为核心」的提法,也违背了党内「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怎样「与中央保持一致」?

  中共宣传机器经常发出「与中央保持一致」、「团结在以某某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的口号,这些提法究竟科学性如何?「与中央保持一致」在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都提过。中共十二大为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向全党提出三项基本要求,其中第一项就是「思想上政治上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章程》,十二大通过)。中共十三大又提出「全党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中纪委向十三大的工作报告)。中共十四大江泽民又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十四大报告)。

  究竟怎样正确理解「与中央保持一致」?有人认为:「中央怎么想,我就怎么想;中央怎 说,我就怎 做。」这就是与中央保持一致,否则就是与中央不保持一致。这种理解颇有影响,但不符合中共中央原意。中共十二大党章指出,所谓政治上高度一致,包括两个内容:第一,共产党员必须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而奋斗;第二,现阶段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全党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所谓思想上高度一致,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至於在具体问题上,由於各人所处地位、思想水平、了解情况是否全面等有所差别,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认识,是正常的,不能随便扣「不一致」的帽子。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既要认真研究中央的指示和决议,又要认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行得通的坚决贯彻执行,行不通的及时向上级提出意见,说明行不通的理由,请求改变指示和决议,这叫自觉地、主动地贯彻执行。这才是正确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中共七大《关於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有明确的论述。

  毛邓没有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这里有一个问题:党中央错了,江某某错了,是否也要保持一致?例如在文革时期,有人坚信「跟著党中央走」、「跟著毛主席闹革命」、「毛主席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的口号不会错,因此参加造反派,揪斗「走资派」等等,最後犯了错误。历史证明有时候跟著党中央、毛主席走,是有可能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是党中央、毛主席发动的,谁会怀疑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紧跟毛主席也会犯错误呢?所以,「紧跟党中央」,与党的总书记保持一致,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党中央、总书记必须是正确的,如果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中央、总书记保持一致,那么当党中央、总书记犯错误时,你就必然跟著犯错误了。

  事实上,在中共历史上很多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在很多时候也没有与党中央、与总书记保持一致。革命早期,毛泽东与当时担任党的领导的陈独秀就没有保持一致,在「左」倾时,与头头王明、李立三也没有保持一致。邓小平也是如此。他恢复工作後也没有与党主席华国锋保持一致。江泽民对总书记赵紫阳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保持一致的。看来,与党的领导人「保持一致」、「以江某某为核心」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正确领导,执行的是正确路线。否则,不但不能紧跟、不但不能保持一致,而且还要抵制。

  不过在实践中,做起来也有困难:一、正确与错误谁来辨别,谁当「判官」?二、如果每人按照各自的理解,决定「紧跟」还是「抵制」,那很可能各行其是,一个党、一个国家真正成了一盘散沙。

  关键是党内国内要发扬民主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发扬党内民主,发扬人民民主。如果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不交党内国内充分讨论,不经合法的程序就个人私自作出决策,那就可能违背大多数人意志,犯重大错误。如发动文化大革命,这是毛泽东的个人主意,并没有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广泛讨论,所以最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犯下了天怒人怨的历史性错误。如果像「要不要搞文化大革命」这一重大问题先交全党和民众讨论,我看这一决策肯定通不过。另外,新闻媒介舆论监督也很重要,如果毛泽东时期有新闻自由,有舆论监督,文化大革命肯定一开始就被反对掉了,就可以「扼杀在摇篮里」而不让其出笼。

  当然,党有党纪、国有国法,不可能随各人所愿,自行其是,所以党内、国内都应该讨论,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人决定了的事,就得执行,不能自认为「不正确」,就可以不服从,个人意见可以保留。现在的问题是党内不民主,国内也不民主,中国共产党严重脱离群众,它干的事,有时严重违背民意,逆历史潮流而动,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与「核心」没有保持一致的情况,是很自然的事。你要大家与你保持一致,你就得正确,就得听听群众的呼声,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

  于光远任仲夷的锦囊妙计

  最近海天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于光远超短文》的文集,内有任仲夷的评点。于光远对这一问题是这样认识的:「你的顶头上司,或者上司的上司……如是个官僚主义者,给你乱下指示,你不应奉为神明去贯彻。如果那样,你也就成为官僚主义者了。关於你如何应付,那就看你的本领了。这是已故的一位党的领袖传授给我的锦囊妙计。」任仲夷对此评点道:「最好的锦囊妙计就是使那个官僚主义者觉察不出来的『阳奉阴违』」。既然是阳奉阴违,那就不是「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了,就得看看这个上级指示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遵从民意还是违背民意。想当「核心」,但说的、做的都是违背民心、逆历史潮流而动,这个「核心」就很难实际形成。党委领导和行政领导有所不同,前者是少数服从多数,後者是首长负责制。服从「核心」就是服从「书记」,这与党的领导体制不合。总书记是常委的一员,他应该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不能要求所有
常委委员都服从自己,像下级服从上级一样。

  对「以某某某为核心」的质疑

  最後要说的是,「以某某某为核心」的提法,有时与党内最高准则「少数服从多数」有矛盾。如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总书记处於少数地位,那么是听总书记的,还是听大多数政治局委员的?如果是听大多数委员的,这就做不到「以某某某为核心」。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时期,不存在过这种提法;中共陈独秀、王明当总书记时期,也不曾做到全党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以这二人为核心。(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