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乱象登峰造极:清明时节 中国流行「送小姐」给祖先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4月1日讯】 清明扫墓祭祖,是中国人的传统,每年清明之际,偕家人到祖宗墓前祭奠已成民俗。清明也是中国官方最担心的时节。「族祖大祭」,动辄百人、千人。不少人「寻根问祖」,大搞宗族活动,续宗谱,立族规,有的甚至在清明之际将各地的宗族头儿及代表召集起来,搞「族祖大祭」,动辄百人、千人,少数地方还出现「族规」高于国法的现象,因此在这个清明时节,中国公安部都是严加戒备,以防群众暴动产生。
中国民政部日前公布「关于在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祀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以「破千百年丧葬陈规陋俗,树新世纪祭祀文 明新风」为主题,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
然而,近年来,在中国,祭祖礼品愈来愈多样化,缅怀先人的方式除了给祖先烧纸钱外,还可见到民众手中捧著电视机、小车、手机等剪纸,甚至还有漂亮的「小姐」等剪纸给祖先送去,因此「给祖先送小姐去」这个时代的中国大陆民众的祭祖心意。
为因应这广大需求,据报导,广州雷州市中有一个村是专门制作各种迷信用品的专业村庄,全村400-500百户人家都有专门印刷「阴间钱」的「印钞机」。其他一些经营者更是市场嗅觉灵敏,冥纸的内容还随著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花样翻新。除了冥币,还有美元、VCD机、电脑、手机,甚至还有护照。
在中国,经常有人借清明祭祖、尽孝道的名义,成捆地烧纸钱,成箱地放鞭炮,导致每年从3月31日到4月8日,在祭扫活动的高峰期时,各地消防局都要成立了「清明消防安全指挥部」,消防官兵将严阵以待,及时处置各种消防问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在今日已难想像了。由于风俗民情的改变,近年来,中国传统清明祭祖的活动愈来愈失去原本缅怀祖先的意义。
发稿:2001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