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中国始祖鸟化石是骗局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3月31日讯】由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教授狄莫西.罗(Timothy Rowe)领导的国际考古学鉴定小组在29日出刊的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有关中国始祖鸟“化石”的鉴定结论,认为在中国发现后偷运至美国的所谓一亿二千五百万年前的“辽宁始祖鸟”化石纯粹是一个骗局。1999年11月,美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有关从中国偷运到美国的一块“中国始祖鸟”化石的研究报告之后,科学家们就已经对这块“化石”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随后在次年3月发表文章,承认科学家鉴别可能有误,这块“化石”可能是“赝品”。
由得克萨斯大学教授狄莫西.罗领导并由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科学家组成的鉴定小组经用高分辨率X线对“化石”作断层摄影分析后认定,这块所谓一亿二千五百万年前介于恐龙和鸟之间的“辽宁始祖鸟”是用不同的骨头黏贴在板岩上压制而成的,纯粹是一个骗局。因赝品伪造技术很高,最初鉴别时逃过了一些科学鉴定者的眼光。甚至赫赫有名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开始也误信了一些分析报告,错误地将它介绍为可能是人类迄今发现的第一块介于恐龙和鸟之间的动物演化“缺失链”化石,即科学界推测的恐龙鸟化石。
从外观上看,这块中国“始祖鸟化石”确实跟真的化石一模一样,很像是从中国东北辽宁省地质层中发掘出来的真化石。科学家们承认,古董走私商的伪造技术相当高,这块赝品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他们用高分辨率数码图像技术将这块“中国始祖鸟化石”进行“切片”分析,也就是通过图像将它切成一毫米厚的薄片加以分析,才发现这块“化石”是分三层组合压制而成的。“化石”的表层包裹著88块分开的混合物,其间嵌有一些骨片;底层则嵌有一只原始鸟的齿、羽痕和上半躯,后半躯是一只小恐龙(行走恐龙dromeosaure)的尾部。所有这些拼凑物用一种树胶黏在一块板岩上。不过,其中那只原始鸟倒是一只迄今未知的真鸟,科学家准备发布科学报告,把这只鸟列为一个新的种类。
至于所谓的中国“辽宁始祖鸟化石”,科学家们的鉴定结论是:这块“化石”可能含有5个不同的物种标本,至少是用2个物种拼合而成的。
这一拼凑的考古学骗局被揭穿了,但并不意味著因此就推翻科学界提出的鸟是从肉食动物两足小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设。人类伪造始祖鸟,早已有过先例。自1861年德国出现一只据称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体形如鸡却有爬行动物特徵的奇怪大鸟以来,有关始祖鸟的争论已经延续一个半世纪。德国的那只“始祖鸟”化石也被科学家指为赝品,据说是用骨头和羽毛在石膏上压制而成的,较容易识破。而这次出现的“中国始祖鸟”,伪造技术前所未有,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要用最先进的数码图像分析和显微镜观察才能识破其真相。
发稿:2001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