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中国青少年21世纪心理荒漠化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2月10日讯】 一名十五岁的北京男孩带著音乐家之梦自杀了,一群辽宁大学生行窃只是为了“过瘾”,浙江一中学生狠杀亲人……触目惊心的恶性事件,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国引起严重关切。

新华社报道,据统计,目前中国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家庭中存在心理精神问题,全国心理疾病病人约一千六百万,三分之一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

而且,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近年还呈上升趋势。一项调查显示,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百分之二十三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近年来已上升到百分之三十。

专家认为,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究其根源还是素质教育问题。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说,目前中国的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没有愉快感,是被动的、被迫的。同时,学校和家庭较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也不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受到重视,因材施教很难实施;学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另外,社会转轨过程中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大,也诱发了心理疾病。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德炳教授指出,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恶性事件并非完全是由学校造成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精神障碍在中国疾病总排名中已居首位,但人们对于心理疾病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病不医甚至讳疾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

精神病研究专家孔祥泉教授说,中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状况的认识还片面停留在身体器官有无病变的层面,而普遍忽视了精神病变。目前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心理疾病仍然是与精神分裂症划等号的。像心理障碍、失眠等一般性疾症,在人们的认识中根本就没有与心理疾病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