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读者来稿:文学的堕落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坷贝

11月12日晚,应朋友之邀到多伦多参考图书馆去听三位据说是较成功的华人作家主讲的「海外华人创作趋势」研讨会,去晚了几分钟,李彦女士的发言没有听到,第二位孙博先生的发言倒真是让我大开眼见。此君除了大谈如何迎合读者的口味制造小说之外,更展示了其对如何开拓图书市场的“高见”,并不失时机的表白自己可为其他作家做推广代理人。

我虽不敢妄称自己为文学爱好者,不过思想中还是有一点基本的认识。古往今来,真正在文学史上留下光辉杰作的文坛巨星,往往在世时都是清平甚至困苦的,极少有飞黄腾达者,我想这就象随后发言的第三位作家张翎女士讲到的一点,“作家与生活应该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所决定的。

一部伟大的著作,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不为时代的变牵所遗忘,只有一个道理,他必定是揭示了生命以及我们这个人类社会的某种秘密或规律,文学泰斗首先必是一个对人生有着不懈探求精神的思想家。他绝不会为了文学而文学,为了出名而写作,更不会为了钱财而献媚世人。他思索的是生命的意义,追求的是完美的人格境界,创作是其让自己的生命燃烧的一种生存方式,而他高尚的人格会融贯于手中的文字之间,那是作品真正震悍人心的所在。

这一切注定了他与生活之间的若即若离,不论是高官厚禄、鲜花美酒,还是病困潦倒,饥寒交迫,他都在尽力抗拒这一切的诱惑或打击,思索着这些现象背后真正的因果,寻找着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他探寻、失落、绝望、惊喜、高歌,最终或归于平静或燃尽生命,用笔,他记录下自己的这一切,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后人在其中或看到了启示,或得到了指引,更或看到了生命不屈的光辉。是的,一个伟人之所以不死,在于他燃尽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的心灵。

可是在人人追求物欲,道德水平山河日下的社会中,文学在堕落,一些所谓的专职文学创作者,在玷污着这块人间的圣土,将铜臭和撕杀带进这块希望之地,他们在大谈包装、口味、潮流、竞争、市场、佣金,为了销量和收入,放大和滋长着人的情欲、兽欲。各种描写色情、凶杀、阴谋、恐怖的思想拉圾在他们的笔下产出并流向社会,名利之心毁了他们自己,也毒害着许多的人,同时也使那些真正的思想者处境更艰难。

我坚信文坛没有名和利,这正是它的高贵和不朽之所在,一切追名逐利者请自动远离吧,否则只会害人害己遗笑万年的。我为文学圣殿的坍塌而悲哀,也在心灵深处坚信着它将在道德回升的人类未来中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