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因果省思 > 善有善報

善行積累會有大福報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走正道

今天大陸的中國人受中共黨文化的毒害,做事看重眼前,急功近利。順手做件好事,就想看到回報,哪怕是一句感謝的話,就覺得好事值得做。如果對方沒有一點表示,或者誤會了自己,會想當然認為好人做不得。

其實,這是對傳統文化不了解所致。人做了好事,幫助了別人,或是拾金不昧,或是救人於危難之中等,會積德。積德多少與善行大小有關,與別人對你的態度無關,就看自己對天理的認可程度與堅定與否。

正見網刊登了一篇署名劉曉的文章《少年被人誣陷不辯解後大富兒子中進士》,講述了少年郎被人誣陷不辯解,後來得福報的故事。這個故事記載於清朝《勸戒錄》中。原文摘錄如下:

乾隆年間,有個姓程的少年郎,靠給背貨為業,主要來往於布行。布行的人都認為他誠實可靠,因此凡是他背來的貨都直接放入櫃臺,並不檢查。

布行的櫃臺中本來有3封銀子,每封10兩,忽然丟失了1封。掌管櫃臺的9個人都懷疑是程郎偷了去。這天,程郎又來某布行送貨。布行的人指著櫃臺問道:“我們丟了1封銀子,你那天坐在這裏,那10兩銀子在哪裏呢?”

程郎沈默了許久,然後充滿愧疚的道歉說:“我智慮短淺,見錢起意,將錢拿走借給我的母親買東西了,現在錢已花完,請允許我3天後償還。”聽到他這樣說,布行的人都有點瞧不起他。3天後,程朗籌措了10兩銀子還給了布行。

過了一陣兒,布行的人整理貨櫃,突然有個東西掉落在地,正是之前丟失的那封銀子。大家這才意識到都錯怪程郎了。於是趕忙將程郎請到店中,叩頭道歉,並且略帶責備的說:“你當時為何不辯白清楚呢?”

程郎說:“我想著,你們都是我的貴客,我即使辯白也未必能辯白清楚,所以我寧可不辯白,等著諸公為我辯白。”9人都為之感動落淚。

後來,誠實守信的程郎成為大富之人,90歲才去世,兒子還考中了進士。

上文中的程郎篤信天理的存在,人看不到真相,老天爺看得清楚,一時被誤解又有什麼關系呢;自己又沒偷,當時辯解未必有人會相信,程郎相信總有真相大白的時候。最後的結果是程郎贏得了尊重,因為積德在先,不僅成為大富之人,高壽而終,還福蔭兒子。

人在迷中,看不到真相,但有悟存在,從生活中,從身邊事可以悟到天理的存在,堅定地相信,並順應天理而行,一定會有福報的出現。古人有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堅持身體力行,小善積累下來會成為大善,積大德,會給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的福報。

阮氏三代積善得福報

清朝中期一位官員名叫阮元,他的祖父阮玉堂,官階為昭勇將軍,曾跟隨大帥征苗寨。當時有幾千苗人投降,大帥擔心他們詐降想全部殺掉,阮玉堂冒死懇求,讓這幾千苗人活下來了。後來他死在任上,死後沒給家裏留下任何財產。

阮元的父親阮湘圃,安貧樂業,潔身自守。有1次,他在渡口拾到1個裝滿銀子的布袋,還有1份官家文書在裏面。他想,這件事上關國家急務,下系丟銀人的性命,必須等著還給失主。

他這一等就等到傍晚,這時來了1個人準備投水自殺,一問正是丟銀子的人。那人哭著說:“丟了錢害了我自己,又連累了我的上級,不如我先死了吧!”阮湘圃連忙拿出布袋還給他,不告訴自己的姓名。

幾天以後,阮湘圃湖北有個老朋友的女兒,因家窮要賣到妓院去,講定身價是2百兩銀子。那女孩正在家哭鬧要自殺,正好被客遊漢口的阮湘圃遇到,他立即傾其所有給那個姑娘辦嫁妝,讓她嫁給了讀書人。

有1年,宣城的街市著火,有數千家被燒毀,窮苦人家無力租房,男女老幼都露宿街頭。1天,下起了滂沱大雨,難民們都站在泥水中慟哭,這情景恰巧被客遊此地的阮湘圃目睹。阮湘圃想伸手援助,就找到當地的商家,說明計劃安置的辦法,商人們都嘲笑他人微言輕,自不量力。

阮湘圃憤慨地說:“各位連鄉親的情誼都不顧,我雖然不是本地人,也一定獨力做好這件事。”他回去跪求自己的雇主,提前發給自己數10金薪俸,招來工匠搭了百十間的屋棚,使得無家可歸的貧民能夠棲身避雨。當地人都感懷他的恩德。

阮家到了阮元這一代,開始顯貴了。阮元先任江西巡撫,又任雲貴總督,後拜體仁閣大學士、太子太保,賜號文達,成為嘉慶王朝的重臣。《清史稿》贊阮元“身經幹嘉文物鼎盛之時,主持風會數十年,海內學者奉為山鬥”。

善行積累有福報,同理,惡行積累會帶來惡報,這是宇宙的規律決定的。人只有順應宇宙規律,順應天理而行,才是生命永葆福報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