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諍臣魏征(圖)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魏徵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漢族,唐巨鹿人。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唐太宗勵精圖治,多次命魏征進入寢殿,聽取他對施政的批評。魏征知無不言,太宗都很高興的采納。

太宗派人前往各國各地視察征兵業務,封德彜上奏說:“中男雖不到十八歲,但有些體格壯實的,也可以提前服役。”太宗同意。下令執行,魏征堅決反對,不肯在命令上簽署,前後四次。

太宗大怒,將他召進宮中責備說:“中男之中體格壯實的,都是那些奸民故意詐欺虛報年齡,以逃避兵役的人,征召他們有什麼害處,而你卻如此固執!”

魏征回答說:“軍隊作戰,勝敗關鍵在於治理得法,而不在於人數眾多。陛下征召身體壯健的成丁,只要以正確的方法加以管理,足以天下無敵,又何必多征召一些年幼者,只不過讓軍隊的數目看起來更多!而且陛下常說:‘我用誠信治理天下,希望臣屬和百姓都沒有詐欺行為。’現在陛下即位沒多久,卻已經多次失信於民了!”

太宗驚愕的說:“我哪些事情失信了?”

魏征說:“陛下剛即位時,下詔說:‘百姓積欠政府的財物,一律不必償還。’有關部門認為百姓積欠秦王府的債務,不屬於政府財物,仍然繼續追索。陛下由秦王升為天子,秦王府庫房中的財物,不是朝廷的財物是什麼呢?又說:‘關中地區免收二年的田賦稅捐,關外地區免除勞役一年’。不久又下令說:‘已納稅和已服勞役的,從下一年開始免除。’結果將已退還的東西,又重新征收,這樣百姓不能沒有責怪之意。現在既征賦稅,又征召服役,還談什麼從下一年開始免除呢!另外與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日常的兵役行政都交由他們辦理;可是等到檢查役男體格時,卻懷疑他們使詐,這難道是所謂的誠信治國嗎?”

太宗高興地說:“以前我認為你個性固執,懷疑你不了解政務,現在看到你議論國家大政方針,確實都切中要害。政府政令如果沒有公信力,百姓便無法遵守,國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我犯了大錯!”於是下令不征召中男服役,並且賜給魏征一只金甕。

魏征原來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屬,但唐太宗不計前嫌,即位後,任他為諫議大夫。他勸太宗用賢才遠小人,減輕兵役、賦稅,賞罰分明,居安思危,善始慎終。魏征是唐太宗決策幕僚中之主要策劃人和決策者之一,對貞觀之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魏征死了,太宗傷心的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顯見魏征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

誠如長孫皇後對太宗所說,只有主上英明,臣子才敢直言勸諫。有人說:“唐太宗造就了諫官魏征,魏征造就了明君唐太宗”,此言極是。

(事據《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