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傳承中華文化 臺北藝文界贊揚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2月28日訊】(明慧記者王清漢臺灣臺北報導)神韻國際藝術團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七日晚在臺北市國際會議中心的演出,繼續撼動大臺北地區藝文界,藝文人士佩服神韻能夠經營優秀的龐大舞團,同時三個團在世界巡演,“真的了不起。”舞蹈協會理事長:中國古典舞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基隆市舞蹈協會前理事長陳子梅對於中國舞特別贊賞,感受到舞蹈表現的內涵在引人向善:“演出中,中國古典舞展現跳、翻、轉各類技巧,還有高難度的毯子功的技巧,包括翻騰、跳躍、旋轉等,這種方式很特別,讓我很感動。”
![]() 基隆市舞蹈協會前理事長陳子梅 |
教研舞蹈有四十幾年經驗的陳子梅去年帶學生第一次觀賞了神韻,大家覺的很棒,今年特別邀請她的夥伴一起來看,都覺得的確很好,她贊嘆神韻演出以群舞為主,晚會給人的整個感覺就是非常棒,“舞臺上隊形的變化很自然,搭配的也很流暢,在舞蹈裏面,動作或是劇情都感覺很協調。”
陳子梅認為華僑子弟在海外這麼用心的演出,最令她感動,“他們用中國舞、民族舞,把中華的文化傳承下去,這是最讓我感動的。”演出中國歷史故事的舞劇讓陳子梅感受深刻。
陳子梅經常帶學生參加比賽,經營舞團兩年的經驗讓她感覺確實不容易,看到神韻同時有三個團在世界巡演,她贊嘆說:“你們很了不起。”
藝術學院院士:融合音樂、舞蹈、服裝,呈現綜合的美
中華民國現代畫學會創會理事長,亦是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終身院士陳正雄觀賞了演出後,覺得神韻呈現的是綜合的美,“他把中國古典的歌舞,還有少數民族的歌舞都放在一起,不但有主題動作,也有音樂,服裝有古代漢人、有少數民族樸實的特色,我發現背景的圖案很美,把音樂、舞蹈,還有服裝都融合在一起。”
![]() 中華民國現代畫學會創會理事長,亦是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終生院士陳正雄先生 |
陳正雄過去看的較多的是現代的歌舞,但還是中國的東西,純粹中國古典的舞蹈看的比較少,“像這樣的歌舞在臺灣比較少見,對提倡中華傳統的藝術文化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藝術團。”
陳正雄在大陸也看了一些表演,他表示神韻演出全面,範圍比較廣泛,把中國古典歌舞融合在舞劇裏面,他覺的很成功,“背景處理的很好,看起來是活的,人也可以跳下來,山上的石頭也可以滾下來,比較活潑,變化很豐富。”
最後一個舞劇《了解真相是得救的希望》讓他最為感動,“演出效果特別好,背景處理的很好,場面壯觀,呈現了繽紛的色彩,集視覺與聽覺的大成,我覺的那是一個視覺與聽覺的饗宴。”
知名大提琴家:前所未有的體驗令人震撼
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目前任職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觀賞神韻在臺北的第三場表演,他興奮的表示:“開場,第一幕就讓我很驚艷,贊嘆聲連連,是一個很棒的感覺。”
![]() 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 |
對於整場表演呈現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藝術,他說:“覺得很棒,因為比較少機會可以看到這種中國古典舞,我覺得他們很細心、很認真的、很有計劃性,讓大家從古代到現今,時空背景延續下來系統的認識,我覺得很特別、很棒。”
從神韻演出看到中國古典舞展現跳、翻、轉各類組合的技巧,還有毯子功的高難度技巧,包括翻騰、跳躍、旋轉等部份,張正傑說:“中國古典舞真的很特別,真正的舞蹈。尤其在臺灣,很少能接觸到這麼多,我覺得是一個很棒的體驗,讓大家能有一個認識的機會,神韻呈現出整個的中華文化結合舞蹈上面的啟發很強,這一點是讓我最震撼。”
中國古典舞的豐富多元化,舞蹈演員肢體動作典雅剛柔並濟,姿態優美如同行雲流水,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說“我就是覺得神韻整個的舞蹈跟整個的動作、整個的肢體的表現,這點讓我印象深刻。因為以往接觸到的是,不管是現代或是古典的芭蕾,看過神韻舞蹈演員的演出後,這是從未有過的體驗,這麼精致細膩。”
張正傑告訴記者:“很湊巧的這個月十三號到二十號期間,我們大學的藝文中心的訪問團去大陸,剛好也見到幾個芭蕾舞學校,但今天我看到神韻演出後覺得更有變化、更有新的呈現方式。
張正傑於二零零八年與京劇大師朱陸豪合作“猴王鬧場”音樂會,看到神韻晚會中《金猴降妖》的節目讓他備感親切,他說:“看到今晚的演出以後,我覺得很特別、很親切,我很高興聽到看到這樣一個題材。”
師大名譽教授:帶來對人生的啟示
國立師範大學名譽教授王秀雄,是該校美術研究所教師,他認為神韻跟一般不一樣,“服裝按照每個情節設計,顯的很高雅,布景較數位化,而且是三維的,充滿動感,舞蹈的一舉一動就是一個專業,感覺演員都是學過古典舞、學過芭蕾舞的,他的每個情節,音樂的曲調,都很優美,男性表現陽剛,女性表現優柔,都把情節表現的很好。”
王秀雄認為演出還有幽默的地方,他笑著說:“就是那個三藏、豬八戒和那個孫悟空,都是我們熟悉的故事,節目把它詮釋的很好。”他認為高水準的演出才能讓人感動,聲樂家的歌聲裏傳達出哲學的味道,啟發觀眾對人生的思考,“無論是編劇,無論是歌詞創作者,都是一個水平很高的人,能帶來對人生的啟示,讓人思考人生旅程中的歸屬,我有這種感覺。”
王秀雄感覺神韻演出值的欣賞,舞蹈跟音樂配合的很好,最觸動他的是,“把神佛跟古典舞結合在一起,從舞蹈的身體動作表現神的境界,這是我最深的感觸。”
知名畫家:三維動感天幕既真實又震撼,視野廣大
張禮權先生是兼具書畫篆刻長才的知名畫家,諸多作品中,曾經榮獲日本萬博會優選獎、內政部文藝獎、中國文藝獎章以及水墨藝術名家獎等獎項。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七日晚,張先生和太太一起觀賞神韻演出,他盛贊神韻演員素質整齊高超,舞臺呈現精彩,尤其編舞安排極好,與天幕的完美結合更是神奇,他連說了好幾個“非常好”之後,接著贊嘆:“很值得推薦。”
“三維天幕在之前沒見過,所以覺的很特別。”張禮權表示深受觸動,他說:“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結合,覺的視野更大,感受力更強,既真實又震撼,更有那種臨場感,更有震撼力,真的很棒!”
![]() 知名畫家張禮權夫婦 |
張禮權表示整臺節目都非常精彩而且貼切,輕柔與陽剛並濟而又分明,舞蹈演員尤其許多細部的動作都很精彩,臉部的表情和肢體的動作都很傳神。服裝色彩與舞臺色彩的搭配堪稱絕配,他說:“尤其色彩的搭配真的很亮,布幕一拉開,整個舞臺上,哇!真的!馬上就把我們觀眾的目光都抓住了,真的很精彩!”
大戲開演的第一個節目《開創五千年文明》讓張先生既震撼又感動,他說:“尤其是第一場,那個鼓,我一聽就覺的感動,非常精彩,非常深刻!”他喜歡《李白醉酒》的才氣與瀟灑,感觸和欽佩《迫害中我們屹然走在神的路上》的堅定與生命的升華。
張禮權表示神韻整臺演出表現的非常精湛,很值得推薦,他說:“這麼精彩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才對啊。”
電視臺副總監:專業創新 令人感動
張尊昱先生是大愛電視副總監,帶著朋友邀請的盛情與對神韻好奇的心,來觀賞神韻國際藝術團在臺北第三場的演出。
![]() 大愛電視副總監張尊昱先生 |
欣賞上半場演出後,他表示,演出內容讓人認識到中華文化這麼樣的博大,這麼樣的優美,真是“非常豐富,非常精彩,令人感動。”不但優美,他還特別提到《迫害中我們屹然走在神的路上》的演出,讓人感到同情。
此外,對於在音樂、舞蹈整個編排的呈現,張尊昱表示,聽到主持人介紹神韻演出的所有內容都是自己創作的,他說:“聽的出來,一定動員了很多專業人才,因為他不同的文化,呈現了不同的藝術,一定需要動員了很多專業人才。從觀眾的反應可以看的出來非常成功。非常恭喜!”
至於整體色彩及服裝上的感受,曾經有涉略過的張先生表示,感覺上充滿了創新,在固有的藝術特色下又做了很多的創新,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譬如《雲羅仙韻》展現彜族的服裝,還有《雪山歡歌》展現西藏的舞蹈特色,張先生認為與一般看到的演出看似相同,卻又同中有異,讓人感覺好象似曾熟悉,又多了很多的創新,所以令人很感動。
最後,張尊昱先生還提到歌唱家的演唱水平非常好,歌詞的內容也是非常有意義。
染藝名家:色彩亮麗 氣韻生動
陳姍姍女士是國際染藝名家,對於神韻再現中華文化的表演,表示非常驚喜。她說:“這些舞蹈演員的基本動作都非常的厲害,非常的好,舉手、投足,基本動作讓我覺得很訝異。”
![]() 臺灣知名的植物染專家陳姍姍 |
陳姍姍進一步表示,尤其是跳舞演員的肢體動作,不管男演員、女演員,連那個戲劇中的人物,可以延伸到最長,這個是很難能可貴的。譬如《金猴降妖》的豬八戒竟然能夠挺著那樣,是非常高難度的。因此,陳姍姍表示,演員們是付出很多的精神在表演。
此外,在服裝、色彩這一方面,陳姍姍老師從其本身專業的角度談到,整體而言服裝、色彩都非常的醒目,非常吸引人,非常的亮麗,不論在哪一個角度觀賞都會被吸引住。
由於陳老師的專業在於結合植物染及蠟染,呈現敦煌女神之美,所以對於演員的舞蹈動作從腳尖到指尖,都觀察很細微,她註意到演員們很細致專業的用延伸的肢體語言將舞蹈的內涵、高難度的動作表達出來,真是不易。陳老師也表示,不論在服裝或色彩方面,神韻晚會帶給她創作啟發。
談到喜歡的節目,陳老師表示,不管是有戲劇內容的,或是舞蹈的表現,每個都有它的特色,和以前看過的演出最不同之處在於神韻演出是“氣韻生動”,她表示會告訴其他朋友,一定要來觀賞。
染藝名家陳姍姍女士鐘情於天然素材,其代表作“飛天”、“古舞”系列,結合植物染及蠟染,呈現敦煌女神之美,不僅獲頒日本手工藝大獎金賞,作品也在國外巡回展出。
多文化藝術團秘書長:內容純凈 打動人心
李德威先生是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臺北多元文化藝術團秘書長。他表示,神韻晚會的內容結合著中華傳統的素材及藝術表演方式,呈現精神層面的內涵,不需要太多語言,卻又能平易近人讓觀眾明白,感覺不錯。
![]()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李德威先生及中華民國國際舞蹈運總會副會長曾紐朗女士 |
李德威先生進一步提到,現在的人把神話當作無稽,認為是空的,其實這是不對的。而神話的東西如果當成藝術來詮釋,會讓人覺得幹凈、單純,容易打動人了。
在一旁的曾紐朗女士,是中華民國國際舞蹈運總會副會長。她表示,一個舞劇的展現讓人感覺蠻動心,能夠融入感情就能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她感受到導演跟舞蹈演員之間的感情默契是非常契合的,所以才能夠呈現這麼好,讓人很容易融入劇情之中。
此外,談到《迫害中我們屹然走在神的路上》的內容呈現,借由舞臺明暗的轉變,帶出黑暗勢力的入侵,在這個社會非常動蕩不安的環境裏面,這節目很能觸動人心,比起傳教士的說教,更容易讓人接受。
曾女士說,《雪山歡歌》展現西藏的舞蹈內容,大幕拉開,給人空曠的感覺,讓人仿佛從郁結的心情走出來,很舒服的感受。
發稿:2009年2月28日
更新:2009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