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藝術震撼臺北 總統特贈花籃祝賀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2月26日訊】(明慧記者王清漢、劉文新臺灣臺北報導)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晚上,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載著臺南市連演六場爆滿的氣勢,在臺北市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經濟寒風中,神韻呈現的中國文化的神傳藝術,打動了首都市民心靈的深處,深遠的藝術內涵震撼了政府官員、藝術家、商業名流、醫師以及法律、教育等各界人士;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特贈“美國神韻藝術團演出圓滿成功”的花籃祝賀。演出中,掌聲喝彩聲,撼動了國際知名的臺北市國際會議中心大廳。![]() 觀眾被神韻精彩的節目吸引,樂在其中 |
![]() 觀眾被神韻精彩的節目吸引,樂在其中 |
![]() 馬英九總統致賀花籃,祝賀美國神韻藝術團演出成功 |
前國策顧問:體會到巨大的感動
前國策顧問、現任臺灣聯合國促進協會理事長方仁惠先生第一次看神韻的表演,他體會到巨大的感動,“由於舞蹈表演結合了肢體、心靈與信仰,所以感覺很自然、很美妙,很感人。”
![]() 前國策顧問、現任臺灣聯合國促進協會理事長方仁惠 |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舞劇《迫害中我們屹然走在神的路上》,演出中表現出法輪功在中國大陸受到共產黨的迫害,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被踐踏,使他非常不忍:“修煉者秉持的‘真、善、忍’的精神使我感動,後來主角被迫害致死,上天去了,那一幕給我一種非常真實的感覺。”
方仁惠覺的聲樂家的歌聲,還有每一個團員的表現都很自然、很真實,他從歌詞裏感受到人生的真諦:“人本來就是來時空空、去時空空,法輪功追求‘真、善、忍’的道德,在舞臺上表現的功夫非常感人,使我想去學法輪功。”
方仁惠進一步表示,觀賞節目以後感覺人都是善良的:“應該要珍惜法輪功表現的‘真、善、忍’,法輪功的思想原諒了那些迫害者,使我非常感動。”
資深演藝人員:把中國傳統美德、高尚情操發揚光大
資深演藝人員張琍敏觀賞了神韻演出後興奮的表示,神韻傳達了中國文化的美德與情操,“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孝順、報國等美德,高尚的情操發揚光大。”
![]() 資深演藝人員張琍敏 |
張琍敏表示演出令她很感動,“讓最我感動的是舞蹈,他們的造詣很深的,還有編舞、排舞呈現出的舞臺效果非常好。”
最讓她驚訝在國外長大的年輕舞蹈演員,能這麼深入的了解中國的藝術、文化,表現出這麼優秀的舞蹈,“而且借著這個舞蹈的演出,把中國的文化傳揚出去。”
一位國外長大的張琍敏的親友不曾看過表現中國文化的演出,他表示有這個機會應該來看,“神韻傳達了一個對神的尊敬,並且對生死的豁達,對人生的一個嚴肅的態度。”
他認為布景非常漂亮、非常華麗,服裝也設計的很好,他說:“最重要的是,在背後一定有一個很好的指導老師。”
水彩畫教授:為傳統註入新精神
師範大學美術系退休教授李昆培偕同夫人,觀賞神韻國際藝術團在臺北的首場演出後表示,“表演註入新的精神,又有傳統的文化精神,看起來非常生動。”
![]() 師範大學美術系退休教授李昆培與夫人 |
七十五歲高齡的水彩畫教授李昆培表示音樂深深觸動了他:“那位女低音聲樂家(楊建生)的聲音粗獷、低沈,雖是女歌唱演員,卻有很特別的聲音,聽她唱歌,覺的很受感動。”演出中,楊建生唱了歌曲《留意》之後,在現場觀眾熱烈鼓掌、呼喊“安可”(加演)之下,加唱了一首《喚醒》。
李昆培夫人梁丹貝也是臺灣知名的水彩畫家,她說過去比較少看表演,今天觀看神韻演出,頗感驚艷,“表演的非常好,很感動,舞蹈功夫很紮實,故事也很好,尤其是背景,天神下來的景象,非常特別。”
她對於舞劇《李白醉酒》特別觸動,梁丹貝表示,“那種意境令人神往,每個節目都很精彩,都很喜歡。”
“美不勝收。”梁丹貝從美術觀點來看,覺的服裝、色彩都很特殊;她更贊賞:“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肢體動作很優雅,也很有力道,讓我們很感動。”
臺灣心會副秘書長:仿佛神佛降臨大地
臺灣心會副秘書長李瑞光觀賞了當晚的神韻演出後表示非常喜愛中國古典舞,他贊嘆說:“仿佛是神佛降臨大地間表演。”
![]() 臺灣心會副秘書長李瑞光 |
李瑞光表示演出非常精彩,尤其是彜族舞蹈《雲羅仙韻》,“那些身穿五彩羅裙的舞蹈演員們,好象一朵朵盛開的花,每個姿態都很自然,好象不是人在跳,像是在大地間的神佛在表演。”
李瑞光不僅對天幕和舞臺觀察入微,對於每個舞蹈演員的肢體動作更有一番感受,他強調演出中男子有一種韌性,女子則有如行雲流水一般,“男子是一種韌性的剛猛,就象是《金猴降妖》一戲中,沙僧和妖魔幻化的美女拉扯唐僧,那個拉扯的動作協調得很好,妖女在打鬥中使勁,但是孫悟空有一個停頓的點,那個力量的平衡,非常有意思。”
李瑞光認為在舞蹈技巧和多媒體的烘托下,神韻的舞臺藝術呈現一種剛柔並濟的美,他贊賞說:“尤其是女舞蹈演員,源自於心靈信仰,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相當感人。”
藝術中心董事長:我看到了一種精神
黃梅國際藝術中心董事長黃梅也是畫家,她觀賞了演出後表示:“我覺得看到的就是精神。”
![]() 黃梅國際藝術中心董事長黃梅(中)與朋友一起前來觀賞神韻藝術團在臺北首場演出 |
她認為藝術團的編制相當好,服裝、色彩都很棒,“舞蹈演員手的動作,跟衣服搭配起來相當美,在藝術的領悟以藝術的眼光來看這個演出,我覺得整體相當美。”
黃梅認為應該帶小朋友來看這樣的演出,“在心靈上來講,在精神上來講都是相當健康的,我很喜歡。”
美術協會理事長:神韻走遍大江南北 是完整藝術的呈現
臺北縣樹林市美術協會理事長簡惠美認為神韻演出的內容非常豐富、非常專精,每一位表演者都非常的用心,“節目裏也有音樂,也有舞蹈,其中包函了歷史性,像《李白醉酒》這個節目,連詩歌都出來了,我覺的這是一個很完整的藝術呈現。”
讓她最受感動的是,神韻國際藝術團做到了藝術的傳承,“我看到節目的安排,也有那麼年輕的演員,社會上不管是文化還是藝術都需要傳承。”
簡惠美認為天幕是一個很新的創舉,“天幕跟舞臺搭配的非常好,舞臺上的景象讓我覺的如真似幻。”她以美學的眼光贊賞著說:“我觀看整體設計,在舞臺上連舞蹈演員的人數都有細膩的設計,比如說舞蹈中總是有聚有散,我對畫面構圖的設計就是要聚要散,神韻在編舞上就有這樣的巧思,而這個天幕把舞臺上的表演,從具象又拉到一個虛的景象,藝術有實筆有虛筆,神韻結合了這個實與虛。”
觀賞中,她還看到舞蹈演員內心的表現,讓她十分感動,“他們有感情有力道,充份的表現了出來,難怪一個年度有幾百場的表演,值得肯定。”
簡惠美希望神韻能夠不斷的演下去,“把這份美好的藝術展現給所有的人,因為藝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藝術,它豐富我們的生活,我非常感動。”
服裝設計師:服裝很飄逸,就象仙女在跳舞
服裝設計師王春梅連續看了兩年的神韻演出,她激動的說:“莫名的感動,今年感受不一樣,更是莫名的激動。”
從年輕時代就學習服裝制作的服裝設計師王春梅至今已有四十幾年的經歷,她說演員的服裝非常飄逸,尤其仙女的服裝墜度夠,所以非常美,“就好象是一群仙女在跳舞,就是那麼美。”
王春梅感覺神韻的舞蹈跟服裝一樣美,她感動的說:“就象天上那麼漂亮,美到令我感動,我在想,菩薩身邊真的那麼美嗎?有那麼美的地方、那麼美的境界嗎?”
她去年看神韻時從頭哭到尾,看到整場的佛、天使、仙女散花的景象,今年看到《婆羅花開》舞劇時也哭了,她感動的說:“看到那種情形特別喜悅,從菩薩出來就開始哭,那是個人的感覺,平常我也盡量做善事。”
王春梅認為演員服裝的美,美在顏色的配色,服裝的墜度,“今年服裝又不一樣了,配的更鮮艷,特別漂亮,還有那個深藍色,寶藍色,非常漂亮。”
她感覺天幕的搭配花了很多人的心思,非常不簡單,“美的不可挑剔。”
王春梅認為神韻演出非常用心,她表示明年還要再來看,“這是個國際會議中心,為什麼神韻演出就讓人感到那麼大的磁場,感動那麼多人?”
客籍作曲家:感覺從新回到原來的地方
臺灣客籍作曲家顏志文專註於演唱現代客家歌謠,並且組織了一個樂團。第一次看了神韻後,他贊賞演出在視覺及聽覺上結合的相當完美:“把傳統文化的東西用多媒體的方式呈現,我覺的很好。”
顏志文過去在波士頓一個爵士音樂學校Berkeley College of Music研究,現在回到臺灣在音樂界工作。對於神韻的天幕用現代科技合成的方式,他覺得印象深刻,“有虛擬的影像,又有真人的表演,把這二者結合在一起,在臺灣確實不常見到。”
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透過音樂跟舞蹈的舞臺表演,讓他收獲更多,“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故事,比如說花木蘭,以前是從書中知道這個故事,今天的演出把他深化為更具藝術的形式。”
顏志文感受到透過晚會演出,提醒大家遺忘了的東西,“這個演出告訴我們這些文化是永遠存在的,就是人的道德,做人的道理永遠不會過時,現在大家都強調科技,很難有機會看到這樣的演出,今天的感覺非常獨特。”
他覺的神韻的音樂獨特的地方是中西合璧,卻處理的很好,而且有東方的味道,“雖然用的是西樂跟中樂,卻能夠把傳統的東西帶到現代,又可以把現代西方的東西為東方文化所用,呈現出的是中國的藝術文化。”
“我覺的都很感動,包括《花木蘭》的故事,雖然已經耳熟能詳,但是看了之後感受確是不一樣。”他認為節目的範圍很廣,有忠孝節義的故事,有邊疆民族的舞蹈,“還有像李白這個屬於中國文學的人物,所以我覺的這個演出涵蓋的內容豐富,這就是中國文化。”
顏志文覺的神韻演出呈現的傳統藝術,讓人重新溫習過去了解的中國歷史故事,深遠的內涵啟發人是多方面的,更能讓人心靈沈靜,他感動的說:“今天來到這裏,好象從新回到原來的地方,我特別有這個感覺。”
發稿:2009年2月26日
更新:2009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