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為什麼古代的緊急信又稱為“雞毛文書”?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心語

【明心網】我們都知道戰爭或重大災難發生時,訊息的傳遞是最重要的。現代的通訊工具五花八門,我們可以靠電腦、手機、快遞、傳真等來傳送訊息。但是,在古代是如何快速而有效的傳遞緊急書信呢?其實,古代最快捷的通訊方式就是靠“雞毛文書”來傳遞。

雞毛文書,是指古代傳送緊急文書,在封套上插雞毛為記,又稱為雞毛信,源自於秦漢時代的羽檄。檄,即檄文、檄書,是指古代官方用於征召、聲討等的文書。據顏師古《漢書註》:“檄者,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則加以鳥羽插之,示疾速也。”大意是說,檄文是寫在木簡上的文書,長一尺二寸,是官方於征召時所用的文書。如果戰事緊急,就在檄文插上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另據《史記.盧綰傳》中載︰“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曰︰“魏武帝《奏事》曰:‘今邊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飛羽檄之意也。’骃按推其言,則以鳥羽插檄書,謂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飛鳥也。”

因此,必須迅速傳遞的緊急軍事文書就稱為羽檄。即表示信件的傳遞應如鳥疾飛般的迅速,又稱為羽毛書、羽書。如《文選.左思.詠史》詩:“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此外,據清朝顧張思《土風錄.卷二.雞毛文書》記載︰“《漢書.光武紀》註引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雞羽插木檄,謂之羽檄。’此今雞毛文書所祖。”由此可知,雞毛文書的前身即為羽檄,檄文上所插的羽毛,除鳥類羽毛外,也有使用雞毛。

那麼,古代緊急軍事書信,除了用鳥羽為標志,為什麼還選用雞毛呢?究其原因,應是古人對雞有很高評價,如西漢韓嬰《韓詩外傳》中載︰“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

文中贊美雞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也因此雞被視為“五德之禽”。除此之外,古人一向視雞為吉祥的象征,寓意逢兇化吉。不過,也可能是因為雞毛的取得往往比鳥類羽毛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