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善政安民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智真

【明心網】在我國悠久而深厚的神傳文化中,實行德政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是人們一直借鑒和傳承的美德。古人歷來註重操守,修身自律、以德化民的事例不勝枚舉,以下為善政安民的兩個故事。

在東漢光武帝的時候,弘農郡(今河南靈寶北)的轄內有很多的老虎,百姓恐懼,商旅不通。太守就下令叫民眾設下了許多的陷阱,拿著弓箭來防治老虎,然而老虎為患卻是更加的嚴重。等到劉昆擔任弘農郡太守時就說: “老虎為患,乃是暴政所導致的啊!應進忠言,退奸吏,行善政。”於是就下令民眾把陷阱都填掉,弓箭都折斷;只積極的推行仁政,罷黜貪官,體恤照顧百姓的疾苦。老虎因此就都背著幼虎成群結隊的渡河而去,離開了弘農郡,為百姓解除了虎患之災。後來周邊地區有很多蝗蟲(鬧蝗災),它們一飛到弘農郡界,就自動的向兩邊方向散去。人們都說這是因為劉昆良好的德性,使蝗蟲不入境。(《後漢書﹒劉昆傳》)

宋幹道九年,興化(今福建莆田)地區亢旱,百姓遭大饑荒。潘?任興化知軍後,“設科條以屬吏,簡易而嚴密,嘗訊冤獄而出之,雨立至”。推行善政安民,開倉賑饑,奏減稅賦,“民大蒙其惠”。潘?又以其卓識遠見,向往來水路的客商訂購糧食,“與其錢而寬其限”(預付谷款又放寬交貨期限),商人感其誠信,多次往返運輸糧食,郡城因此糧食充盈。為百姓化解了饑荒之災。興化郡“人服其有識,吏畏服之如神明,郡大治,民安定 ”(《宋史﹒藝文志》)。

劉昆以一念仁心,於是馬上就能夠平息兇猛的虎患。潘?簡政平冤,施惠百姓,以誠信造福於民。他們的善政受到人們的稱贊。當今世上,各種問題百出,危機四伏,人們往往只從表面形式上解決問題,而隨之又出現更難以解決的新問題。其實一切問題都是道德敗壞後造成的,只有改變人心,才是最根本的辦法。如果人們能上順天意、下應民心,重德向善,必將使萬事興、國泰民安,再棘手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