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與師經的歷史故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陸文【明心網】在《韓非子》一書中,記載了一件發人深省的事:有一位道德高尚的樂師,名叫師經,這天,他正在給魏文侯(戰國時代的魏國國王,名斯,公元前445年至396年在位)演奏樂曲。
魏文侯聽得高興了,就隨口唱出了自己的心裏話:“我講的話句句都對,任何人都不可違背!”師經這位樂師,一聽這話,勃然大怒:這不是無道暴君之語嗎?他氣憤填膺,便用正在演奏的琴,向魏文侯用力的扔去。但是沒有擊中,琴撞在魏文侯的冕冠的玉串上,玉串被撞斷了,串珠散落在地。魏文侯大怒,回顧左右的臣僚,問道:“作為臣子,竟敢撞擊君王!該當何罪?”左右的臣僚回答:“應予烹殺(古代用鼎鍋將犯人煮死的一種酷刑)!”
於是,魏文侯下令,叫武士把師經挾持,帶下朝堂,去執行烹刑。師經剛下了一個臺階,站住腳,問道:“讓我講完一句話,再去死,可以嗎?”魏文侯回答:“可以,你講吧。”師經說:“吾師、吾父,告訴我:昔日,聖君堯、舜,唯恐別人對自己言聽計從,而無人提出不同的意見;而暴君桀、紂,總要求別人對自己百依百順,唯恐天下人有不同的意見。我當時聽到您的言語,恍惚以為桀紂,便以琴撞之。臣確系欲撞桀、紂,非撞吾君也。”
魏文侯聽完師經的話以後,沈思了一下,對左右臣僚及武士說:“師經無罪。是寡人之過也。”吩咐:“把這把琴,懸掛到城門上,用來作為君王有錯,而應該被撞擊的憑證;那冕冠上的玉串,也不修復,繼續戴在頭上,用來作為我言行的鑒戒。”
發稿:2008年4月18日
更新:2008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