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民間傳說:神龜與龜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茹之

【明心網】中國民間一直認為龜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的確如此,在中國早期神話中,龜被描繪成具有負載功能的神獸。神龜可以負山載地,成為大地或海島的支柱。

《列子.湯問》在記述渤海之東的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五座神山時說,因為這五座山的底部無所相連,所以常常隨波上下浮動,沒有辦法讓它們固定在一個地方。於是掌管仙山的神仙就向天帝稟告,天帝擔心仙山向西飄走,群仙失去了居所,就讓神仙禺疆驅使十五只巨螯,分為三組,輪流昂首負載神山,六萬年一交換。由於有了巨螯的支撐,五座神山終於在波浪中聳立不動了。這裏的巨螯就是巨龜,它們來自天庭,自然具有神性。

《列仙傳》中也有關於巨螯背負蓬萊山的記載。

神龜除了可以負載神山,還可以負載沙嶼、平地。梁代蕭繹《金樓子》卷五記載:“有巨龜在沙嶼間,背上生長著茂密的樹木,好像是一座小島。常常有過往的商人在此砍伐樹木,生火做飯。巨龜因為背部被灼痛,所以遊向大海。有數十個商人因此喪生。”

具有如此功能的神龜,來到人間,同樣要承擔負載的重任。在中國古代帝王的陵墓前,我們經常會看到巨大的神龜背負著厚重的墓碑,而這種龜形的碑座就叫做“龜趺”。這裏高大的碑身就是高聳的山峰的比附。另外,墓碑的三個組成部分龜趺、碑身、碑頭又分別代表著地下、人間、天上這三界,是一個縮微的宇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