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滅祥桑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月 選編【明心網】商史記:有祥桑與~b合生於朝,一暮大拱。太戊懼。伊陟曰:“妖不勝德。君之政,其有闕歟?”太戊於是修先王之政,明養老之禮,早朝晏退,問疾吊喪。三日而祥桑枯死;三年遠方重譯而至者七十六國,商道復興。
【解】據商史記載,中宗太戊之時,曾有一妖祥之桑樹,與~b樹,二物相合生於朝中,一夜之間就長得大如合抱。中宗見其怪異,心中恐懼,就問大臣伊陟。伊陟說道:“這桑~b本是在野之物,不宜生於朝間。今合生於朝,又一夜即大如拱,誠為妖異。不過妖不勝德。現在朝中生這妖物,莫非君之政事有缺失歟?君應該修德以勝之。”於是,中宗聽取伊陟的忠言,修祖宗的政事,明養老的禮節,早朝勤政,日晏才退。百姓們有疾苦問之,有喪者吊之。太戊有這等德政,果然妖物不能勝。三日之間,那桑樹與~b樹自然枯死;三年之後,遠方外國的人,慕其德義,經過幾重語言翻譯來朝他的,有六十七國。商道在此之前中衰,至此而復興。
古人說,妖不自作,必有所召。然德在當修,亦豈待妖?觀太戊之祥桑自枯,更加相信妖不足以勝德。而為人君者,不可一日不修德也。
《明慧網》
發稿:2008年4月9日
更新:2008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