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公固窮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孔子說:“君子固窮”,意思是君子要安於貧困,不失氣節。北魏中書侍郎高允正是一個“固窮”的“君子”。早先,北魏朝廷的官員都沒有俸祿。一般官員都有自己的家產,高允卻沒有。他家裏一貧如洗,常常靠他的兒子們上山打柴維持生計。但這並沒有改變他的志向。在朝廷中,他以直諫著稱。朝廷內如果有什麼事做的不合適,他就請求晉見皇上。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常常屏退左右,單獨和他交談。有時高允言辭激烈,切中要害,拓跋浚聽不下去,只好讓人把他扶下去。不過,拓跋浚對高允非常信任,特地提升他做中書令。
有一天,司徒?麗忍不住對拓跋浚說:“陛下,高允雖然蒙受恩惠,可他家裏實在是窮啊!”
拓跋浚一楞,說:“這怎麼可能?”
“千真萬確,他的妻兒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根本無法出來見人。”
拓跋浚當即起駕,親自來到高允家。他一看,高允家裏只有幾間草房,床上只有粗布被褥,妻兒穿的是舊棉絮做的衣袍,廚房裏也只有些鹹菜。拓跋浚感嘆不已,馬上賜給高允五百匹繒帛、一千斛糧食,並任命高允的長子高悅為長樂太守。高允堅決推辭,拓跋浚不肯答應。
從此,拓跋浚對高允更加器重,見面常呼他“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資治通鑒》)
發稿:2006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