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不欺暗室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弘毅【明心網】據《列女傳·仁智傳·衛靈夫人》記述,一日,春秋時衛國國君衛靈公正與夫人夜坐閑聊,忽然聽到宮外車聲轔轔,車行到宮殿門前的宮闕時,聲音就戛然而止,過了一會兒,才又有轔轔車聲。靈公問夫人:“你能猜出門外乘車而過的人是誰嗎?”夫人回答:“這一定是蘧伯玉。”
夫人又說,按照禮的規定,經過君王之門應該下車,見到國君使用的路馬應憑軾行禮,這是為了顯示尊敬之心。忠臣和孝子,從不因天色明亮就張揚節操、也從不因天色昏暗就敗壞品行。蘧伯玉是衛國有名的賢大夫,仁義而聰慧,事奉國君十分謹慎,這樣的人“必不以暗昧廢禮”。所以這個在黑夜裏還嚴格守禮,在國君門前下車步行而過的人一定是蘧伯玉。
靈公派人出去探個究竟,果然不出夫人所料,這個人正是蘧伯玉。後來,這個故事演化為“不欺暗室”,也叫“暗室不欺”,成為贊譽慎獨自律者的成語。
(正見網)
發稿:2006年11月8日
更新:2006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