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固窮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論語》中記載:孔子與弟子們在陳國某地斷絕了糧食,隨從的人都餓壞了,不能起身行走。子路滿臉惱怒,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困厄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固然也有窮困的時候,但能安守節操。不過小人困厄了就不約束自己而胡作非為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原憲居住在魯國時生活貧窮,房屋簡陋、門窗不全,遇雨漏水,他卻端坐在裏面鼓琴。接待子貢時,他頭戴破帽,腳穿破鞋,拄著木杖倚在門邊。子貢問:“先生生病了嗎?”原憲答道:“我聽說,沒有錢財叫做貧,學道而不能去實踐者才稱病。我現在是貧,不是病。”
南宋的劉少伯,小時候很貧窮。後來擔任武陵太守,卻更加貧窮。曾有一次,他在家中盤算著錢財問題的時候,突然看見旁邊有一個鬼在拍掌大笑。劉少伯嘆道:“貧窮本來就是命定的,我卻不懂,現在被鬼恥笑了。”於是不再盤算,仍然守窮。
常言道:“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孟子說:“貧賤不能使他改變志向,這才叫大丈夫。”面對貧窮時,能做到象孔子的弟子顏淵那樣簞食瓢飲仍能安貧樂道的,才是真正的君子。
(正見網)
發稿:2006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