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的天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石朝穎【明心網】柏拉圖大概是兩千四百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的老師就是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在“西方哲學史”的地位,就像孔子在“中國哲學史”的地位一樣。)柏拉圖這位哲學家,自從受教於蘇格拉底之後,就對“天空”產生神奇的看法。為什麼呢?
因為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在柏拉圖的《對話錄》中,用一則神話故事來說明我們的生活中,應該還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看見的“天空”上,有一個更理想、更美好的世界,等著我們去發現。
現在,就讓我們來聽聽柏拉圖的“洞穴神話”。很久以前,有些人是住在山裏的洞穴中。他們的背向著洞口,坐在地上,手腳都被鐵鏈鎖住。因此,他們只能看到洞穴裏的一面墻壁。在他們的背後是一堵高墻,墻後面有一些人,手中高舉著各種不同形狀的木偶在玩弄著……,由於木偶高過墻頭,而在墻壁與洞穴之間有幾把火炬,因此,在洞穴的墻壁上,就產生了不同形狀的木偶影子(就好像我們在看“皮影戲”的情形那樣)。由於這些洞穴中的居民出生以來,就這樣坐著,因此他們所能看見的景物,就是投射在嬙上的“皮影戲”(木偶的影子)。所以,他們會認為在墻上出現的各種不同形狀的影子,是世間唯一真實存在的事物。
可是有一天,洞穴中的一位名叫阿哲的居民,也許比較有“智慧”,能掙脫綁在手腳上的鎖煉。當他能夠自由活動自己的身體時,阿哲好奇的問:洞壁上的這些影子從何而來?當他一轉身,看到墻木偶頭上的時,立即被木偶的鮮明形狀所吸引。因為,從他出生以來,看到的都只是這些木偶的影子。
如果這位勇敢的阿哲再想辦法爬過洞穴的高墻,走出洞穴,他一定會更加驚奇洞穴外面的世界。他會看到洞穴外面的強烈陽光,而這可能一時使他的眼睛無法張開。不過適應一段時間後,阿哲將看見淡藍色的“天空”,然後看見天空中發射出強光的“太陽”。那時他將清楚看見洞穴外面的動物、花草、樹林、山川的光源,是從“天空”照射下來的;因此“天空”才是人類、動物、花草生存的根源……(因為有天空,才有雨水;有雨水,萬物才能生存)。
阿哲有了這種想法後,就聯想到那些還生活在洞穴裏的同胞。於是就急著想回到洞穴裏,把他重要的發現告訴住在洞穴裏的同胞。使他們認清洞壁上的那些是“影子”,而不是事物本來的“真相”。然而,洞穴中的居民,認為阿哲瘋了!他們指著洞壁上的“影子”說:“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真相,你在胡說些什麼?”阿哲知道自己無法說服洞穴中的同胞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話。因此,只好離開洞穴,回到有“天空”的洞穴外。
上面這則改編自柏拉圖的遇言,啟示我們:所謂“柏拉圖的天空”,指的正是我們的“感官世界”之外,還有一種更高的“精神世界”等我們去發現。我們生活的意義,並不只是為了滿足“生理的需求”(吃、喝、玩樂),另有一種滿足也許更重要,那就是“精神的滿足”(藝術、哲學、宗教)。@
發稿:2005年8月20日
更新:200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