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敢大舍才能大得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徐剛

【明心網】在中國的語匯裏,舍與得經常是聯在一起用的,最有哲學的味道。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就是得,小舍有小得,大舍則大得,不舍則不得。所以,人生的學問不是如何去得,而是在於如何去舍,學會了舍才懂得了得。

過去,有一個人家裏老鼠成災,主人就找了一只貓回來捕鼠。這只貓很會捕鼠,但是也咬雞。一段時間後,主人家的老鼠沒有了,同時雞也幾乎被咬死了。於是,兒子對父親說:“我們為什麼還要留著一只專愛咬雞的貓在家呢?”父親告訴兒子說:“這裏面有這樣一個道理,老鼠不但偷吃我們的糧食,而且還咬壞我們的衣服,如此橫行下去,我們豈不要挨餓受凍了嗎?沒有了雞,我們只是暫時吃不上雞罷了,但是比較一下,這和挨餓受凍又差著一大截呢,我們為什麼要趕走貓呢?”

要想得到不挨餓受凍的日子,就必須養貓舍雞,付出代價才能有回報,這就是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可是,世人常常只想取之,不想予之,只想得,不想舍,貪得無厭,最後的結果是失去更多。舍是得的前提,敢大舍的人才能大得。

有一個人出門辦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他經過險峻的懸崖,一不小心,竟然掉到深谷裏去。這個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雙手在空中攀抓,剛好抓住崖壁上枯樹的老枝,總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人卻懸蕩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進退維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懸崖上,慈祥地看著自己。他如同見到救星一般,立刻請求佛陀說:“佛陀!求求您慈悲,救救我吧!”

佛陀慈祥地說:“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聽我的話,我才有辦法救你上來。”那個人忙說:“佛陀,到了這種地步,我怎麼敢不聽您的話呢?隨便您說什麼,我全都聽你的。”這時佛陀說:“好吧!既然這樣,請你把攀住樹枝的手放下!”那人一聽,心想,把手一放,勢必掉到萬丈深淵,跌得粉身碎骨,哪裏還能保得住性命?因此更加抓緊樹枝不放,佛陀看到他執迷不悟,只好離他而去。

世人在一生中最舍不得的就是這個“我”,這是最大障礙,誰要是敢舍,就像這個人松開抓住樹枝的手,舍掉自我,那麼他就真的能大得。這就是大舍才能大得,敢死才敢活,敢大死才敢大活。因為在你“松手”舍棄自我的一瞬間,在你做到了一般人都不敢大舍的舉動之後,你一下子悟到了生命的本質,悟到了幻相與真相,從而獲得心靈大自由,精神大解放,生活大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