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成語故事:醍醐灌頂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宇文龍 整理

【明心網】成語“ 醍醐灌頂”源於佛教用語,比喻以智慧灌輸於人,使人徹悟。

“醍醐”是指從牛乳中反復提煉出的精華。在涅~"經中,把它比喻佛性,是五味之一,並將它視為“世間第一上味”。而且它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佛性”等。

“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註新王之頂,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舍黎(規範師)時,“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見《大日經疏》卷十五)

唐詩中就有引用“醍醐灌頂”的。象顧況的《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白居易的《嗟落發》:“有如醒醐灌,坐受清涼樂。”又有《西遊記》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三個字,便好似醒醐灌頂,甘露滋心。”

(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