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賢君唐太宗故事:真、賜絹警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沈芳如【明心網】太宗初當皇帝,有人就給太宗上了一道奏本:“請求皇帝廢除身邊的奸邪大臣。”
不過,誰是奸邪大臣呢?這倒給太宗出了一道難題!
太宗於是召見此人:“朕的大臣,都是賢人,那麼,誰是奸邪的人呢?”
那人想出了一個妙計:“臣在民間,不能確切知道奸邪的人是誰。不過,可以請陛下假裝發怒去試驗群臣,如果能不畏懼陛下盛怒,直言進諫的,就是正直的臣子;如果會順著陛下喜怒,迎合心意的,就是奸邪的臣子。”
沒想到,太宗卻斷然拒絕:“流水的清與濁,決定於他的水源,國君好比源頭,臣民就如水流。如果國君自己以謊言欺世,卻想要臣下正直真誠,就好比水源混濁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樣,那是不可能的。你說得辦法不錯,但朕要臣民真誠純正,若還以此方式試探君臣,又怎能作為施行教化的辦法呢?”
長孫順德貪圖小利 太宗賜絹警人以禮
太宗非常厭惡官吏受賄,但他處分受賄官吏的方法卻頗為獨到。
一次,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了別人的贈絹,事情敗露之後,太宗十分生氣!
太宗心想,長孫順德作戰勇猛,頗善騎射,但卻有自己的弱點,那就是貪圖小利。對此,太宗曾訓戒過他,想不到如今卻又舊病復發了。
唐太宗決定要嚴懲長孫順德,以戒群臣。但是,當他念及順德的功績時不免又猶豫起來。到底該怎麼處決呢?太宗久久地思索著。
兩儀殿上,三品以上文武官員剛剛分班立定,太宗召來長孫順德,賞賜了幾十匹絹。為此,許多大臣不解,以為是在助長貪欲。
太宗說:“如果他尚有廉恥,我賜他絹,那恥辱比受刑還要難受。如果他不知羞愧,不過是禽獸而已,殺也無益!”果然,長孫順德萬分羞愧,眾臣也深有感觸。
大臣們深為唐太宗這寬廣的胸懷,英明的處理驚服了,連連說道:“陛下處事,真不失明君之風!”@
發稿:200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