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上善若水

兩種勇氣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狄斯尼(美國)

【明心網】在英國舉行的那次相當拘謹的軍人午餐會上,大家誰也不認識誰。我坐在一個美國傘兵身邊。他是第101空降師──巴頓英雄部隊的,約摸二十歲。像多數跳傘運動員一樣,他長得比一般美國軍人頎長些,而且肩膀很寬,看上去是個孔武有力的硬漢子。他胸前閃耀著的勛章綬帶,比我記憶中任何將級官銜以下的人都要多。他開頭有些怯生生的,不很健談。但是過了不久,他的拘束消失了,給我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

那是在大規模反攻開始的前夜(進攻法國前24小時)。盟軍向諾曼底空投了傘兵,這個年輕人就是其中之一。不幸的是,他在遠離預定地點好幾英裏的地方著陸。那時候天差不多亮了,老早已經在腦子裏記熟了的標志,他一個也沒有找到,也見不到任何戰友。他吹響了用以集合隊伍的尖聲警笛,卻得不到任何響應。焦慮不安的幾分鐘過去了,他再吹一遍,還是一個人也沒有來。他於是知道原定計劃出毛病了,他現在是單槍匹馬,完全陷落在敵人控制的土地上了。

他意識到,必須馬上找個地方隱蔽起來。他著陸的地點,是在一個整潔的、收拾得挺漂亮的果園裏的一堵石墻附近。在熹微的晨光裏,他看見不遠處有一棟小小的紅色屋頂的農舍。他不知道住在裏面的人是親盟國的呢,還是親德國的,但是總得碰碰運氣啊。他朝那房子奔去,一邊溫習著寥寥可數的幾句法語,那是出發前專為應付這種緊急狀況而學的。

聽到敲門聲,一個年約三十歲的法國女人開了門。她長得並不漂亮,也不是笑容滿面,但是她的眼光卻善良而鎮定。她顯然是剛從做早飯的竈間出來的,她的丈夫和她的三個幼小的孩子──一個是嬰兒,坐在一張高椅子上──坐在飯桌旁邊,驚異地盯著他。

“我是一個美國兵。”傘兵說,“你們願意把我藏起來嗎?”

“哦,當然啦。”法國女人說著便把他帶進屋裏。

“趕快,你得趕快。”做丈夫的說,他迅速地把這個美國人推進壁爐旁邊的一個大碗櫥裏,“砰”的一聲關上櫥門。

幾分鐘後,六個德國士兵來了。他們已經看到這個傘兵的降落,而這一間又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們搜查得幹凈利落,轉眼之間就把美國傘兵從碗櫥裏拖了出來。

那位僅僅是由於藏起美國人而犯罪的法國農民,在被拉出廚房的時候,想要招呼他妻子一聲,但是一個德國士兵一拳打在他的嘴上,他就說不出話來了。德國人命令他站到院子裏,他並沒有受到審訊,也不能向妻兒說一聲再見,根本無所謂手續不手續,就被當場槍斃了。妻子嗚咽,孩子放聲大哭起來。

德國士兵是知道怎樣發落敢於掩護敵人的法國老百姓的,不過對於如何處置他們的這個美國俘虜,卻顯然有一場爭論。於是他們只得暫時把他推入一間棚屋裏,把門閂上。

棚屋後邊有一個小小的窗口,由此望去,可以看到田野邊緣的那片樹林。那傘兵蜷身擠出窗口,向樹林奔去。

德國人發現他逃走了。他們一邊跑到棚屋後邊來追他,一邊向他開槍。子彈沒有打中目標。不過從當時的情況看來,逃脫幾乎是沒有希望的。

他剛跑進樹林──悉意經營的、沒什麼灌木和雜樹的法國樹林──就聽到了周圍追兵的叫嚷聲。他們分散開來,正在很有次序地進行搜索。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看來抓住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了。他也許沒有逃脫的可能了。

對,還有最後的一次機會。傘兵振作起來押了這一註。他拼命往回跑,避開一棵又一棵的樹,離開樹林,再次跑進田野。他跑過了棚屋,穿過院子,院子裏還躺著那個被殺害者的屍體。這個美國兵又一次來到這戶農家,敲響了房門。那位法國女人很快打開了門。她滿臉蒼白,淚眼模糊。他們面對面地,站了也許一秒來鐘。她沒有向她丈夫的屍體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筆直地註視著這個美國青年的眼睛,他剛才的到來使她變成了寡婦,孩子們變成了孤兒。

“你願意把我藏起來嗎?”他問。

“哦,當然啦。快!”

她毫不遲疑地把他送回壁爐邊的碗櫥裏。他在碗櫥裏躲了三天。法國農民的葬禮舉行的時候,他是呆在那兒的。三天之後,諾曼底地區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

德國人再沒有來過這戶農家。他們想不到需要再來搜查這間房子,因為他們不理解他們所要對付的這種人民。也許,他們理解不了,人類的精神竟然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兩種勇氣打敗了他們──智勝他們的美國青年的勇氣, 和那位法國女人的勇氣──她毫不猶豫地給了美國傘兵第二次機會。

我被這真實的故事裏的兩位主角迷住了。我常常想到他們,並把這個故事多次講給美國駐法國和意大利的戰士們聽。不過我缺乏口才,總也不能圓滿地說出我對這兩位卓越人物的看法。直到全歐勝利日以後,當我準備回國的時候,碰上了一位空軍將領,他才把我的感受確切地表達出來了:

“青年傘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氣。”他說,“在牢籠裏,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惟一的出路。他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不過,那位法國婦女的勇氣呢,是經常同你在一起,永遠不會讓你丟臉的。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幸福?”我驚奇地望著他。

“對,幸福。”將軍重說一遍,“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