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故事:種草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明心網】"我們帶一點草回去種好嗎?"帶孩子去爬山的時候,他好幾次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最近住在鄉下,每天黃昏的時候,如果天氣好,我總會和孩子到後山去走走,偶爾也到山下去看農人的稻田,走過泥土堅實的田埂,看著秋天的新禾在微風中生長。
對於在城市中長大的孩子,看到鄉下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鮮,尤其看到沒有看到過的東西,有一次我們在田埂上走,他說:"爸爸,我們帶一些稻子回去種好嗎?"
"為什麼呢?"
"因為稻子長大,我們就不必買米了,要煮飯的時候,自己摘來煮就好了。"孩子充滿期盼地說,就仿佛自己種的稻子已經長成。
"要種在哪裏呢?"我說。
"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空花盆嗎?把稻子種在裏面就行了呀!"
我只好告訴他,種稻子是很艱難的工作,可不比種一般的盆景,要有一定的水土,還要有非常耐心的照顧,我們是無法在花盆裏種稻子的。
"那麼,我們種牽牛花吧!牽牛花也很美。"孩子說。
有一次,我們就摘了很多牽牛花的藤蔓,回去種在花盆,可惜不久後就都枯萎了。孩子很納悶,說:"為什麼在野外,它們長得那麼好,我們每天澆水,反而長不出來呢?"
後來我們挖了一些酢漿草回家,酢漿草很快就長得很茂盛,可惜過了花期,開不出紫色的小花,我對孩子說:等到明年,這些酢漿草就會開出很美麗的花。
在孩子的眼裏,什麼都是美麗的,連山上的野草也不例外,我們第一次上山的時候,他簡直驚嘆極了,即使是夏秋之交,山上的野草也十分繁盛,就好像是春天一樣。尤其是在夕陽之下、微風之中,每一株小草都仿佛是在金黃色的舞臺上跳舞,它們是那麼苗條而堅韌,在一種睥睨的態勢看著腳下的世界。從遠景看,野草連成一片,像絲絨一般柔軟而溫暖。
孩子看著這些草,禁不住出神地說:"爸爸,我們帶一點草回去種好嗎?"
聽到這句話時,我略微一震,"種草?"對一個出生在農家的我,這是多麼新奇而帶點荒唐的想法,我們在田野裏唯恐除草不盡,就是在花盆裏也常常把草拔除,這孩子居然想到種一盆草!
孩子看我無動於衷,用力拉我的手,說:"爸爸,你不覺得草也各花一樣美嗎?如果能種一盆草放在陽臺,它就好像在山上一樣。"
孩子的話立刻使我想到自己的粗鄙,花草本身沒有美醜,只因為我心裏有了區別,才覺草不如花。若我能把觀點回到赤子,草不也是大地的孩子,和一切的花同樣美麗嗎?於是我說:"好吧!我們來種一盆草。"
種草就不必像種花那麼費事,我們在山上采草莖上成熟的種子,草種通常十分細小,像是海邊的沙子,可是因為數量很多,一下子就采了一口袋。回到家裏,我們把一些曾種過花而死去的空花盆找來,一把把的草種灑在上面,澆一點水,工程很快就完成了。孩子高興得要命,他的快樂比起從花市裏買花回來種還要大得多。
一星期後,每一個花盆都長出細細絨絨的草尖,沒有經過風沙的小草,有一種純凈的淡綠,有如透明的綠水晶,而且株株頭角崢嶸,一點也不忸怩作態,理直氣壯地來面對這個與它的祖先完全不同的人世。
孩子天天都去看他親手植種的綠草,那草很快地長滿整個花盆,比陽臺上的任何一盆花還要茂盛,我們有時把草端到屋內的桌上,看起來真的一點也不比名花遜色。看著一盆盆的野草,我有時會想起我們這些從鄉野移居到城市討生活的人,盡管我們適應了盆裏的生活,其實並未改變來自鄉野的姿色,而所有的都市人,他們或他們的祖先,不都是來自鄉野嗎?只是有的人成了名花,忘記自己的所在罷了。這樣想時,常使我有一種深深的慨嘆。
所有的名花都曾是鄉野的小草,即使是最珍貴的蘭花,也是從高山谷地移植而來,而那名不聞世的野草,如果我們有清明的心來看,不也和名花無殊嗎?
自然的本身是平等無二的,在鄉野的山谷我們看見了自然的宏偉;在小小的花盆裏,不也充滿了生命的神奇嗎?
發稿:2005年2月22日
更新:2005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