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萬象紛紛 > 紅朝謊言

誰是抗日的主力軍(九):上高保衛戰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李清明

【明見網3月14日訊】讀罷“九評”,知國民黨有兩百個將軍陣亡,便知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主體表現是由國民黨軍隊表現的,那麼那些具體表現是什麼呢,本文分若幹部分予以細細道明。本處是第九部分:上高保衛戰。

上高位於錦江上遊,俯瞰贛東平原。是日軍占領南昌後之唯一側方威脅所在。一九四一年三月,日本中國派遣軍為鞏固華中戰略要地南昌外圍,保障占領區安全,調集第33、第34師團及第20混成旅團,分北、中、南三路秘密集結。在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揮下,企圖對上高實行分進合擊,打擊和削弱中國軍隊。中國軍隊由第9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指揮,集中了第49、第70、第73、第74 軍約11個師的兵力參加作戰。針對日軍的進攻,國軍在上高外圍依次布置了三道防線,準備伺機反擊。

15日,北路日軍第 33師團由安義向奉新、上高方向進犯,中國守軍第70軍在奉新城東西設防,憑借潦河兩側高地抵抗,在日軍飛機和炮兵的猛烈轟擊下,被迫撤守奉新。日軍攻陷奉新後,強渡錦江,續向上高進擊。南路日軍第20混成旅團,由贛江北岸發起攻擊,於夜間兩次強渡錦江,遂由獨城以北地區沿錦江南岸西犯,受到守軍第70軍第107師和第74軍第51師的阻擊重創。16日,中路日軍第34師團沿錦江北岸向高安方向進犯,企圖協同北、南兩路擊破守軍第70軍,再以3路圍攻第74軍。18日,第34師團侵占高安又西進龍團圩。第33師團進至上富、若竹坳附近,19日,遭到第70軍一部伏擊,經苦戰突圍撤至奉新。

日軍第 34師團突破第70軍右翼部隊陣地後,向西突進,在棠浦、泗溪之線受到第74軍的阻擊。日軍第20混成旅團由灰埠附近北渡錦江與第34師團會合。21日,中國軍隊第74軍英勇抗擊日軍的進攻,固守上高外圍陣地。第49軍與第74軍之第51師將日軍第20混成旅團擊退至錦江以北;遂渡江向北,協同江北第70 軍主力攻擊日軍第34師側背。22日至24日,日軍在數十架飛機掩護下,向上高以東第74軍陣地發動猛攻。在雲頭山、白茅山陣地74軍與日軍反覆爭奪,先後7次與日軍白刃肉搏,為友軍實施兩翼對日軍包圍爭取了時間。中國軍隊第70軍、第72軍和第49軍適時趕到主戰場,由南北兩面包圍日軍,形成了南北5公裏、東西15公裏的包圍圈。

在此情況下,日軍第34師團長大賀茂中將一面向漢口日軍第11軍司令部急電求援,一面命令所部突圍撤退。第11軍司令部急令第33師團馳援解圍,並同第 20混成旅團掩護第34師團撤退。25日,退至奉新之北路日軍第33師團一部向官橋街、棠浦急進,被圍第34師團亦向東方向突圍,兩路日軍得以會合。26 日夜,第74軍攻克泗溪,並協同第72軍等部將日軍壓迫於官橋街、南茶羅一帶。27日,日軍向奉新、南昌方面突圍、狼狽潰逃。中國軍隊第49軍、第70軍分兩路對日軍實施側後追擊,予以重創。28日,中國軍隊主力進攻官橋街,74軍又作為先鋒,與日軍激戰至下午,將日守軍600余人全部殲滅,並斃日軍第34師團少將指揮官巖永,收復官橋街。31日克復高安,截斷了日軍東逃歸路。4月1日,日軍以15架飛機掩護突圍,向斜橋方面逃竄。中國軍隊乘勝追擊,收復了沿途城鎮。2日,中國軍隊克復子西山、萬壽宮、奉新等地,8日和9日又克安義外圍的長埠、宋埠、平洲、弓尖各要點。日軍受到重大傷亡後撤回原駐地。雙方恢復戰前態勢,會戰結束。此役,日軍出動兵力約兩個師團,其三十三師團被擊破,傷亡慘重;第三十四師團及獨立第二十混成旅團被殲約十分之七,總計斃傷日軍一萬五千余人。

此役中“七十四軍戰鬥力量堅強”(羅卓英3月29日致蔣介石電)。中路日軍第三十四師團22日集中萬余兵力,在飛機掩護下猛攻七十四軍陣地,七十四軍“拼死力拒,雖血肉橫飛、傷亡慘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間敵我傷亡均在四千以上”(第十九集團軍參謀處:《上高戰役概述》)。此役張靈甫旅表現優異,戰後和王耀武均受表彰,並於當年冬升任五十八師師長。此前張靈甫在“德安大捷”中已經鋒芒畢露,此役後更是名躁一時。張不久後經蔣介石特批,入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學習。張當時軍銜是少將,按例只能入乙級將官班,經蔣特批,成為甲級將官班唯一一名少將學員。此役74軍戰功顯赫,後榮獲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被譽為抗日鐵軍。

此役國軍所用之戰術甚為傑出,何應欽於當年4月4日對中央社記者的談話中認為:“上高會戰在今後作戰指導上非常重要,其影響之大,莫可比擬。敵人采取分進合擊態勢,即可謂外線作戰。我軍始終固守上高一帶既設陣地,依內線作戰之原則,先擊潰其夾擊之一翼,然後轉向其主力包圍攻擊,率將其各路兵力悉行殲滅,可謂為開戰以來最精彩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