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劉伯溫的故事(1)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 山海關,高大巍峨,人們叫它“天下第一關”。它南邊靠著海,北邊挨著山,南北8公裏,海、關、山,膀挨膀,肩靠肩。它的關城有兩翼,一為南翼城、一為北翼城;還有東羅城、西羅城、寧海樓、威遠城。城上有牧營、臨閭、奎光、澄海等城樓,另有很多箭樓。古人說它“好像金鳳展翅,恰似虎踞龍盤”。 那麼,這座城是誰修的呢?

據說在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做了大明朝皇帝,他下了一道旨,派元帥徐達和軍師劉伯溫到京城以北過塞之地圍城設防,兩年之內,必須完成。

徐達,劉伯溫二人領了旨,帶著人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邊塞。第二天,兩人騎馬登高寮望,尋找築城的地方。要講築城,徐達是外行,他只會交兵征戰,沖鋒陷陣;圍城設防,卻不如劉伯溫。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問大了。徐達站在高處一看,連說:“好地方,好戰場!”劉伯溫卻一聲不響。第三天,他二人騎馬又來這裏,徐達又連聲說:“好地方,難得的好地方啊!”劉伯溫還是一聲不哼。第四天,他二人騎馬又來到這裏,徐達又連連說:“好戰場啊,好戰場!”劉伯溫還是不哼一聲。

徐達見狀不解,忙問:“軍師,我二人領昆來此圍城設防,一連三日,你一言不發,到底為什麼?”“為了大明江山!還為了你......”“為我?此話怎說?”

劉伯溫用馬鞭指了前方說:“元帥,你看:北邊燕山連綿,南邊渤海漫天,在此築起雄關,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徐達素知軍師謀略高,就問:“你想修個什麼樣的?”劉伯溫說:“這座城要比別的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要城連城、城套城、樓對樓、樓望樓,築一座鐵壁金城。”劉伯溫又用馬鞭朝四周一指,說:“元帥,這裏既是個好戰場,又是個好居處。你看,這裏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真是個安家定居的好地方呀!” 徐達一聽恍然大悟,想起軍師說“還為了你”的話。徐達連連叫好,當日回營,二人連夜畫圖,第二天派將送往京城。朝廷準奏,立刻動工。整整幹了一年零八個月,關城竣工。

這天早朝,朱元璋一看徐達、劉伯溫回來了,就問:“二位愛卿回京,城池可築成?”二人出班奏道:“托聖上洪福,提前竣工回來了。”“好!我大明築起這樣一座重要城池,可曾命名?” 徐達、劉伯溫二人一聽,都楞住了。當時降旨,只叫築城,未讓命名呀!徐達心直,剛一張嘴,只見劉伯溫跨前一步說:“臣等未敢妄動。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謂山海之關,萬歲聖明,請恩示吧!”朱元璋一聽,把手一擺說:“好,就叫山海關!”

從朝裏回來,劉伯溫隨徐達到了徐府,對徐達說:“我不能再在朝為官了,我得走了”。徐達忙問:“幹啥去?”劉伯溫說:“我本是山野道人,還是去遊四海去吧!”徐達不解,說:“你我隨皇上南征北戰,從定江山,如今又修了山海關城,可謂勞苦功高,本該享榮華富貴,這麼走了,皇上知道不會奏準的。”劉伯溫說:“差矣!萬歲如讓咱共享榮華,就不會派咱倆邊塞築關城,也不會只給兩年期限。你我若不接旨,性命難保;接旨若不按期完工成,又犯欺君之罪;若築成私下命名,屬目無皇上;而今未敢命名,也屬辦事不周,這只是剛剛開始呀!“徐達大惑:”軍師,你是說......“劉伯溫手一揮說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帝與臣,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東的例子還少嗎?”一席話,說得徐達目瞪口呆,半天才說:“軍師,你一走了之,我怎麼辦?”劉伯溫說:“你不能走,你要隨朝伴駕,無論何時,不要離開萬歲左右。趕你,你也不要離開。另外,你的孩子不能留在京城,讓他們到山海關那個地方去吧。那裏城高池深,不受兵刀之苦,即使烽火連天,此處進有平川,退有高山,是用武之地。”徐達說:“就照軍師的話做。明天,叫小兒去山海關。”正說著,闖進一員大將,姓胡名大海。他在帳外聽到了徐、劉二人談話,進屋就嚷:“元帥,我與你出生入死,馳騁疆場,如今公子要去山海關,我也打發一個孩子隨他同行吧!”話沒落音,大將常遇春又來了。劉伯溫素知眼前這三位是生死之交,就把事情原委告訴了他。常遇春也堅持打發一個孩子同去山海關.

不久,劉伯溫不辭而別,徐達按劉伯溫所言,寸步不離皇上,方保性命。而胡大海、常遇春等開國元勛,竟都糊糊塗塗地死在慶功樓火海之中。

再說,徐達、胡大海、常遇春的三個兒子到了山海關,定居安家。後來,這三家的後代,在山海關城裏修了徐達廟,城東北修了胡家墳,城西南修了常家墳,都立了石人石馬石牌坊。人們議論起來,都說劉伯溫有眼力,有本領,修了北京城又修了山海關城,還保住了徐、胡、常三家後代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