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鑒古溟賦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古道照顏色【明心網】蓋聞文以載道,以道德為先;詩以言志,故托物抒懷。尋章辭,摘文句,又豈雅興而為耳。
神傳文化,中國文字,美輪美奐,絕妙好辭,朗朗宇宙之契機,造化千年之史記。詩風以下,諸子百家,雄文辯於千古,爭鳴共煮一爐。楚辭漢賦,洋洋灑灑,恢宏乎辭藻,撰詞於珠玉。唐詩宋詞,百格百具,鐘鳴鼎樂之盛,堂堂華夏之極。元興百年,曲唱承意。明清演小說,四大名寰宇。薪火相傳,而止於白話,雖如汗牛之充棟,猶失先賢之道義。
溯流以遠,懷舊追思者盛矣,然從者熙熙,留者灼灼。故高義之士,身即為道德文章,言可動聞於四隅,曉陰陽之變,順天道之機,功成而身退。或云:是真名士自風流,唯大英雄能本色。幕天席地以寄情,高山流水遇知音。美人寥寥,舍此孰與?
風既從於千古,浮觴流水之志,聚此興為壇臺。鑒文於性情,古臆盎然;溟溟乎深邃,正意誠心。是故才子佳人紛聚,唱和吟詠;先賢今人共傳,憂懷思念。須眉意氣之士同聲,婉約慈善之人獨立。詩達兼於文章,飽學勵於後進。風鑒古溟大開,兼容並蓄皆來,樓臺版主引玉,萬千氣象常在,詩畫與弦樂同享,性情共心性齊升,瀛臺瓊樓忘思歸,余韻裊裊而不絕。
頌曰:
風兮鳳兮鳴於岐,
鑒古通今遊太虛,
古緣故國遇故人,
溟溟極北而有魚。
發稿:2005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