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烏龜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明心網】我好愛聽你們小兄妹倆給我打電話喔!那嬌嬌的嗓子、嫩嫩的童音,牢牢的揪扯出我深深的憐愛之情!
“奶奶!我是連恒!我們有兩只烏龜,爸爸買的!那只大的是我的,思惠的那只比較小……”
“……我吃飽了!吃了一碗!奶奶笨蛋!烏龜不吃飯,它吃飼料的!過兩天放假,我們要去彰化外公家,爸爸叫我們要記得把烏龜也帶上車,它們才不會餓肚子耶!”
“奶奶!哥哥的烏龜不見了!怎麼找都找不到!我的那只還在!它很乖!不亂跑,而且長大了耶!……”
大約十幾天之後,“奶奶!我的烏龜找到了!它跟我一樣不乖,到處亂跑,結果卡在瓦斯桶旁邊出不來,今天才被我發現。它好勇敢,沒死哪!真厲害!……”
看著那一方小小的塑膠圓盆裏,兩只小孩拳頭大小的暗綠色巴西烏龜,在兩塊石頭縫裏鉆進鉆出,四條腿兒不停的劃動著,悠閑得很,似乎這彈丸之地就是天堂了!這是現代人時髦的玩意兒——養寵物!可是你們兄妹倆新鮮勁兒一過、好奇心一消失,就沒興趣了!放學回家,不再是第一個造訪的角落,換成了電視機裏的“小叮當”,換水餵食成了爸爸的例行公事了。
想從前,奶奶小時候,是用不著在家裏養這些的!想觀察?想體驗?大自然有的是!門前、屋後、山溪裏、田埂間……,不分晝夜、不拘地點,到處有,隨時可見。觸目所及,都是老天爺精心的傑作:春天,毛毛蟲羽化成蝶的過程,了解得比課本裏提到的還詳細,不用誰教,只要在枝椏間用心尋覓即有;夏秋之間,放假的日子,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反射動作,是沖出門外,在屋旁四周的果樹或林木的枝幹上,努力搜集“蟬蛻”,然後興奮而小心翼翼的交給母親,積到那麼一捧、半捧的,大人會拿到中藥店裏換錢,回來給你個一角半分的,買幾粒小糖果大家分著吃。
誰都由此知道了蟬蛻是一味中藥能治病!誰都從中觀察到什麼叫“金蟬脫殼”;炎炎夏日的午後,大人的午憩是我們小孩的黃金時段,附近的小溪,清清淺淺,伊伊唔唔的輕聲哼唱,溪底裏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只要肯用心,鵝卵石幾粒、水草幾叢都能數出個大概數目。大夥兒卷起衣袖褲管,有的幹脆脫光了,遊泳的遊泳,玩水的玩水……,累了,先將濕了的衣褲攤在溪邊曬幹,然後就地取材,做個簡易的網筐、竹簍,再屏氣凝神、躡手躡腳的去抓魚撈蝦,往溪邊石頭縫裏尋蟹覓鱉,不時傳來幾聲驚叫和撲通的摔倒聲,知道有人挨了蟹螯夾或鱉嘴咬的。
女孩兒家多半低頭挖掘河蜆,半埋在溪底汙泥裏,黑褐色的三角螺紋殼兒,半開的伸出白色的肉足兒,隨著溪水晃啊晃的,稍有動靜,那白色立刻縮進褐色裏,動也不動,真有意思!眼看陽光漸弱,大大小小都有了少許收獲,趕緊穿戴整齊往家趕,大人看著這些意外的可口美食,也就不追究了,哈!
如今回想起來,大自然的安排實在神奇無比,你不得不贊嘆祂的絕妙智慧!你瞧!大地哺育一切,天生萬物各得其所,不論生命長短,總能活得適時適性!那烏龜、那鱉,就該活在畫上那翠綠圍繞的溪河裏。那清澈的溪底和河水,自然提供它豐足的食物,而它自然也具備了它獨特的覓食本能和生活方式,一切都是這麼均衡安排的,一切又顯得如此的奧妙無窮!你不覺得嗎?冥冥中,必有一個萬能的造物主,精心醞釀、細心擘劃而成的!打亂它,不就違背了自然法則了嗎?
你們兄妹倆,任何一個,有個三病兩痛的,爺爺奶奶都心疼得很,如今看著那兩只烏龜,奶奶也心疼不已,覺得它們好可憐喲!被強迫搬家,離開了那老天爺給它安排的自然生態環境,住進了塑膠盆裏,跟大多數人一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沒有活動空間,它原本具有的天性與本能,正一點一滴的喪失!你們養了它,並非“寵”它,而是“害”它呢!就是養大之後,再去放生,我想它們已無一技之長再來適應它先天的生態環境了,所以也沒辦法存活下去啦!
十幾年之後,如今已長大了的你,這件小事,無論在你記憶中,是模糊褪色亦或清晰浮現,現在你想想,你會如何面對?你的觀念又是什麼樣?思惠!奶奶真是好奇,很想知道答案耶!可能你會想:那時年幼無知,不懂事!可奶奶年幼時也不懂事啊!但是那個年代的孩童,人人都不會做這種事兒!差別在哪兒呢?是因為那時候世代相傳的道德操守尚未式微!祖祖輩輩承傳下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要求人們與天地和諧共處!所以對天地自然抱持著謙卑敬畏的心態。
知道善惡有報是天理,因此對大小生命極端珍視!在這種無形的心法約束下,當然不會去破壞老天安排好的一切,而只是適度的利用大自然所給與的恩賜,也就更不會去做這種強制改變其他生命的生活方式啦!是這個道理吧?寫到這兒,忽然明白“天造地設”這句成語的原始內涵,原來指的就是世間的一切,都是天地的造化與安排,對吧?當然,我寫這篇文章的此刻,幾乎可以說是個道德淪喪殆盡的年頭!唉!這可怕的情景不說了,更別提你父母因為你是個女孩,而時刻擔心的問題了,我想,經過了這麼些時日,人人多少都體會到道德重整的必要,社會的亂象可能減輕了不少,是吧!
厭煩了嗎?覺得奶奶是說教!好!我們換個話題,告訴你如何欣賞這幅畫:畫題是“春水”。畫多了靜態的景物,總要有個突破,於是在第六次個展時,展出的主題是一系列“動態的水”。例如春、夏、秋、冬因季節變化而呈現不同風貌的水;晨、午、夕、夜,按時間不一而出現狀態差異的水……那真是個大挑戰!
你看!春天一到,萬物復蘇,植物換上新裝,因此到處一片綠!那水邊更不用說了,盈眼是粉綠、淺綠、嫩綠、翠綠。線條的運用,展現出春天之水輕快的流速,因著線條的斷續和方向的不同,能使觀賞者,隨著線條的變化與牽引,而明白水的快慢與流向!所以畫動態的水,線條就占極重的份量!而水的表現,是留白和白色顏料的交互運用。其實傳統的水彩畫特色,是輕盈明快、即席創作的小幅作品,而我把它畫成對開(77cm&57cm),具有油畫似的厚重感!面對這幅畫,你一定由衷贊同我的看法——這兒才是烏龜先天的家園!是吧?@
發稿:2005年11月26日
更新:2005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