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莫忘善良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張君艷

【明心網】詞典上對善良的解釋是“心地純潔,沒有惡意”。我覺得這樣的歸結過於單薄,遠遠沒有把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詞的博大內涵揭示出來。古語說“百德孝為本”,由孝敬父母而升華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其結晶正是善良,善良才是百德之根,它能生出仁愛、無私、寬容等無數蔥郁的枝條,從而構成人世間不可或缺的絕美風景。

第一個讓我懂得這個詞含義的是祖母,在我童年的眼中祖母便是善良的化身。她的面貌、她的行為、她的教誨,無一不閃耀著至善的光輝。在短短五十幾年的生命中,她經歷了太多的貧窮與苦難,但沒有絲毫怨言,一生一世都在為家庭為別人輸送著太陽般的溫暖和愛。

我始終認為祖父不是個壞人,他晚年時對我們那麼慈祥,他關愛他的每個孫子孫女。但他年輕時確實做了許多對不起祖母的事情。分析起來我覺得他絕對是高爾基長篇小說《母親》中的老符拉索夫和艾青的詩《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的男人那一類的丈夫形象。祖父把那個不合理社會加到男人頭上的一切,變換成另一種方式加倍地轉嫁到祖母身上,而善良、堅強的祖母卻默默地撐下來,幾十年如一日,始終用她那瘦弱的身軀承受著各個方面的壓力,有來自社會的,也有來自家庭的。

祖父想出了許多匪夷所思的折磨祖母的“辦法”。他把嶽父的名字寫在墻上,用笤帚抽打;嫌祖母的飯做得不可口,便往飯裏揚一把灰,從而讓祖母痛苦。有一次,他抓起一只盛滿熱粥的碗砸向祖母,那碗正好扣在祖母的頭上。祖母不顧四溢的粥汁,用手緊緊地握住那只碗,唯恐它掉在地上摔碎。祖母後來對我說:“那時的男人活得特別不容易,我什麼都忍著其實就是在幫他。”

這就是祖母,她恬退隱忍,盡可能地為祖父還有別人分擔什麼、忍受什麼。人要善良,有時就得自己受點委屈。我想祖母心中一定也有著深深的痛苦,只是她從不向人提起罷了。

童年的我是在祖母的背上度過的。在朦朧的記憶中,總是祖母背著我給鄰人送去剛出鍋的粘豆包;殺過年豬之後,她領著我給孤寡老人送去精肉、白肉、血腸和豬肝,真是樣樣俱全。她無償地用偏方為鄉親治病,她還是鄉鄰的義務裁剪師。祖母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播撒無私和善良的種子,讓我同情所有的弱者。

災荒年月,從山東那邊來的乞丐很多,大人不在的時候,我們總要將他們領進屋,讓他們喝上一口熱水,接著再舀一碗米給他們。一次,一位年老的乞丐從我家走出去後,又進了鄰居的院子。這次他遇到的是冷冷的拒絕。這在他的乞討生涯中可能並不多見,所以他的臉霎時變成了失望的灰色。這一切都被我看在眼裏,也不知是什麼驅使我走上前去說:“莫怪她,她家也是討飯的!”這樣的謊言竟從一個孩子的口中流利地說出,大概是怕因他受了冷遇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我更想告訴他在這個世界上他並不孤獨。

漸漸長大的我在只有一塊糖的時候,也會把它送給夥伴,糖吃在別人嘴裏,卻甜在我的心裏;放學的路上碰到過路人拎著重物,我總是立刻走上前,盡我的全力幫他減輕負擔。做這些並不為別的,只為事後自己內心的舒暢與幸福。

長大以後,有時和朋友們談起為官之道,談起一些好官,也說到一些壞官。大家一致認為那些壞官的貪欲、嫉妒、欺詐全是由不善派生出來的。也許他們先前曾是善的,後被膨脹的私欲汙穢了、淹沒了,終於成了一個惡的典型。究其原因,都是他們最後丟開了“善良”的緣故,試想,一個當官的,如果他心地善良,他就會想老百姓的疾苦,他就會盡力為他們做事,而不是如何利己。善良是做人的一條根本原則,沒了這個原則,人會變成什麼樣子,官會變成什麼樣子,一想而知。這也許有點人性論的味道,但卻是我樸素的理解。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金錢對許多東西都產生了沖擊,這些東西中也有人類善良的品性。但我們應時刻銘記:只有善良才能始終使我們立於不敗,放棄善良其實也就是放棄了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