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梅花碑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明心網】杭州過去有位老石匠,因為雕了一輩子的石頭,而擁有一身好手藝,聞名杭、嘉、湖三府。
有天,他在南山腳下發現一塊石頭,仿佛映著一株樹影;老石匠揉揉眼再仔細看看,可不是嗎!上頭清楚地映著一株梅花枝影,好似生在石頭上一般渾然天成;伸手觸摸,卻是平滑光亮的,好比剌繡的白綾,才描上花樣還沒動手繡呢。他越看越喜愛,便使出全身力氣,踉踉蹌蹌地將石頭扛回家去。
回家後老石匠迫不及待要大顯身手。沒想到這石頭好硬呀!一鑿一刻都用盡全力,卻往往只有一點痕跡。老石匠不灰心,日夜不休地工作,十日雕個瓣,百日刻朵花;終於將那株梅花雕在石頭上了!多美的梅花啊,仿佛迎著春風搖曳,向著朝霞盎然,白玉似地開滿一樹。老石匠嘔盡心血,最後面帶著微笑,死在石頭旁。老石匠沒有兒女,但鄰裏們都敬重他,把他埋在一塊公地,將他這塊梅花碑豎在墳頂。
過了一陣子,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鄰裏們發現,石碑上的梅花會開會謝!每當春天,別的樹上梅花才含苞,石碑上的梅花卻已盛開;夏天,別的樹兒剛青,石碑上梅樹早已一片蔥郁;秋天,別的樹上葉兒落得一片不剩,石碑上的梅樹才開始落葉;冬天,西北風把別的梅樹吹得七歪八斜,只有石碑上梅樹挺立在那裏,一動不動。
這塊石碑還會預報天氣呢!若天要晴時,石碑就會顯得明晃光亮;天將陰時,它就會顯得潮濕晦暗。人們從石碑上就可探知時令節氣,或是天氣陰晴,因此,農家犁地下種就能安排妥當;欲出門在外者心裏也能有個準備。大家都很喜愛它,把它當做寶貝。
有年杭州來了個大官。大官早聽說過這塊石碑的奇妙,一到杭州便帶著手下來到墳地;當時是春天,雕在石碑上的梅花果然如傳言中的盛開著,大夥不禁嘖嘖稱奇。大官隔天就在老石匠墳地旁邊造了一座衙門,築起一堵圍墻,把那塊石碑圍進自己衙門花園裏,還堂而皇之地貼出布告,將墳地立為公地官有,庶民不得進入。居民雖然忿忿不平,但只敢怒不敢言。
說也奇怪,不到兩天,碑上的梅花便漸漸隱謝了。此後,不論天晴落雨,石碑總是陰沈濕漉,失去了預測天氣的能力;慢慢地,爬滿了青苔,變得難看極了。大官因此悶得茶不思、飯不想,鎮日苦思。師爺見了,便獻計道:“官爺,我看這是地氣潮濕之故,若架起火來,烘幹潮氣就會好了。”大官聽了,覺得也有道理,忙叫人搬來幹柴木炭,在老石匠墳頭頂上燒起來。
當火苗一舐到石碑,轟然巨響,熊熊火舌突然爆發,噴射得老遠;瞬眼工夫,衙門和花園都燒了起來。大官和師爺走避不及,便燒死在裏面。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衙門燒得精光,只在大門前面剩下半截焦爛的旗桿;而這塊奇妙的石碑也就這麼毀掉了。
如今,在杭州東城還留下兩處地名:一處叫“梅花碑”;另一處叫“焦旗桿”。@
(大紀元)
發稿:2005年1月13日
更新:200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