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軼事錄:「獨立君」裴俠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楚天 整理【明心網】裴俠,字嵩和,北魏時跟隨孝武帝西遷到關中長安,賜爵清河縣伯,後又為河北郡守。裴俠既是一員勇將,又是一位廉吏。他一生忠於職守,辦事恭謹,從不為物欲所惑,素來以身作則,力倡儉樸。他平日所吃的是豆麥鹽菜,與百姓生活差不多,為時人所敬慕。
裴俠在出任河北郡守時,原先郡裏有個老規矩,專門配備30個漁夫和獵手捕捉野味魚蝦,供郡守食用。裴俠上任後,立即下令取消這一規矩,他說:「以口腹役人,吾所不為也。」郡裏還有壯丁30名專供郡守使喚,裴俠就讓他們出去當雇工,賺來的工錢,裴俠從不私取濫用,而是為公家買馬,日積月累,馬匹成群。裴俠離任時,兩袖清風,一無所取。老百姓稱頌他「肥鮮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貞惠,為世規矩」。(《周書.卷三十.裴俠傳》)
裴俠的堂弟都在朝廷做官,見他兩袖清風,家無余財,就勸說他:「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功名利祿都要享受。像你這樣一心為公,何苦呢?」裴俠嚴肅地說:「清廉是做官的本分,節儉是立身的基礎。我所以清廉自守,並不是為了獵取美名,目的在於修身養性,同時也害怕有損前輩廉潔的清名啊!」一席話,說得兩個堂弟非常慚愧,啞口無言。
後來有一次,裴俠與其他郡守一起去謁見魏太祖宇文泰。宇文泰讓裴俠出班單獨站在一邊,並對眾官說:「裴俠居官清正廉明,一心奉公,可謂天下第一。你們之中有誰也像他一樣,可以出列與他站在一起。」眾官自愧不如,無一敢出來與之相比。於是朝野嘆服,此事後被廣為傳頌,裴俠被贊為「獨立君」。@
發稿:2004年9月13日
更新:2004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