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華夏歷史真貌:東周之諸侯爭霸時期--春秋戰國 (五)

——戰國“統一霸業”下的七國爭戰--燕國的興亡史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心緣

【明心網】燕國的興亡史

燕國同韓國一樣,在戰國期間崛起的七國中屬於相對弱小的國家,它瀕臨蠻貉等域外部族,疆土又和齊、晉等國交錯著,所以艱難的生存在強國之間,有許多次幾乎被滅掉。然而燕國卻延續了八、九百年之久,在姬姓的封國中只有它最後滅亡。司馬遷認為這是燕國的祖先召(音同紹)公的功業。因為召公S](音同世)可以稱得上是有仁德的人,而他的後人都受他的庇護。

*燕國的祖先和早期發展

召公S]和周王族同姓,姓姬。周武王滅掉商紂王以後,把召公封在北燕。在周成王的時候,召公位居三公:自陜地以西,由召公主管;自陜地以東,由周公主管。

召公治理西部一帶,很受廣大民眾的擁戴。召公到鄉村城鎮去巡察,附近有一棵棠梨樹,他就在樹下判斷官司,處理政事。從侯爵、伯爵到平民都得到了適當的安置,沒有失業的。召公去世後,民眾思念他的政績,懷念著那棵棠梨樹,不舍得砍伐。《詩經.甘棠》就是為此而寫的。

從召公以後,經過九代傳到惠侯。燕惠侯在位正值周厲王逃跑到彘(zhì,至),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執政的時候。

惠侯去世,他兒子釐侯即位。這一年,周宣王剛剛即位。三十六年(前791),釐侯去世,他兒子頃侯即位。 頃侯二十年(前771),周幽王淫亂,被犬戎所殺。秦國這時開始被列為諸侯。

二十四年(前767),頃侯去世,他兒子哀侯即位。哀侯二年(前765)去世,他兒子鄭侯即位。鄭侯三十六年(前729)去世,他兒子繆侯即位。

又經過十三代,傳到平公即位(前524年)。這時候晉國的君權衰弱了,範、中行、智、趙、韓、魏等六個家族的力量開始強大起來。平公十八年(前506),吳王闔閭(hé lǘ,合驢)攻破楚國,進入郢都。十九年(前505),平公去世,簡公即位。簡公十二年(前493)去世,獻公即位。晉國趙鞅把範氏、中行氏圍困在朝歌。獻公十二年(前481),齊國田常殺死了他的國君簡公。二十八年(前465),獻公去世,孝公即位。孝公十二年(前453),韓、魏、趙三家滅掉了知伯,瓜分了他的封地,這三家逐漸強大起來。 又傳三代,公元前403年,釐公即位。這一年,韓、趙、魏三國被列為諸侯。釐公三十年(前373),燕國在林營征伐並打敗了齊國。釐公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十一年(前362)去世,文公即位。這一年,秦獻公去世,但是秦國更加強大了。文公二十八年(前334),蘇秦初次來燕國拜見,對文公進行遊說。文公贈給他車輛、馬匹、黃金和絹帛,讓他到趙國去,趙肅侯重用了他。蘇秦於是與六國結成抗秦聯盟,他成了聯盟的領導者。

二十九年(前333),文公去世,太子即位,這就是易王。易王剛剛即位,齊宣王就趁著給文公辦喪事的機會攻打燕國,奪取了十座城池;蘇秦到齊國遊說,說服齊王把十座城池又歸還了燕國。十年(前323),燕國國君才正式稱王。易王十二年(前321)去世,他兒子燕王噲即位。

*追求美名而致國衰的燕王噲

燕王噲即位以後,齊國人殺掉了蘇秦。蘇秦在燕國的時候,和國相子之結成了兒女親家,蘇秦的弟弟蘇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等到蘇秦死後,齊宣王又任用了蘇代。燕王噲三年(前318),燕國聯合楚國及韓、趙、魏三國去攻打秦國,沒有取勝就回國了。當時子之做燕國的國相,位尊權重,主決國家大事。蘇代作為齊國的使臣出使到燕國,燕王問他說:“齊王這個人怎麼樣?”蘇代回答說:“肯定不能稱霸。”燕王問:“為什麼呢?”回答說:“不信任他的大臣。”蘇代是想用這些話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於是燕王十分信任子之。子之因此贈給蘇代一百鎰黃金,任憑他使用。

鹿毛壽對燕王說:“您不如把國家讓給國相子之。人們之所以稱道堯為君賢聖,是因為他把天下讓給了許由,許由沒有接受,因此堯有了讓天下的美名而實際上並沒有失去天下。如果現在您把國家讓給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這就表明您和堯有同樣的高尚品德。”燕王於是把國家托付給了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加尊貴起來。有人對燕王說:“大禹舉薦了伯益,卻任用啟的臣子當官吏。等到大禹年老時,又認為啟不足以擔當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傳給了伯益。不久,啟就和他的同黨攻打伯益,奪走了君位。天下人都說大禹名義上是把天下傳給了伯益,而實際上接著又讓啟自己奪了回去。現在大王說是把國家托付給了子之,但官吏卻沒有一個不是太子的臣子,這正是名義上把國家托付給子之,實際上還是由太子執政啊。”燕王於是把俸祿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來,交給了子之。子之就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國王的權力;燕王噲年老不再處理政務,反而成為了臣子,國家一切政務都由子之裁決。
子之執政三年,燕國大亂,百官人人恐懼。

將軍市被和太子平謀劃,準備攻打子之。齊國眾將對齊o⊥跛擔骸俺謎飧齷岢霰幾把喙歡馨蜒喙蚩濉!逼臚跤謔橋扇碩匝嗵悠剿擔骸拔姨堤又鞽終淡纖攪⒐倬嫉穆桌恚魅犯缸擁牡匚弧N業墓液芐。蛔鬩宰鑫母ㄒ懟<詞拐庋頤且蒼敢饊猶擁牟釙病!碧悠接謔茄塵酆賢街冢斜話Я送豕ゴ蜃又揮泄タ恕=斜緩桶俟儆址防垂ゴ蛺悠健=峁斜徽剿潰懷率局凇U庋讜斐閃思父鱸碌幕雎搖K廊チ撕眉竿蛉耍裰詵淺?志淡俟倮胄睦氳隆C祥鴝雲臚跛擔骸跋衷諶ヌ址パ喙庹侵芪耐酢⑽渫醴ユ茄暮檬被蠆荒蓯У舭 !逼臚跤謔敲鈁倫勇柿糊宥嫉木櫻⑶屹賞狽獎呔車氖孔洌黃鶥址パ喙Q喙氖勘揮劍敲乓膊還乇眨嗑嗨潰刖笫ぁW又籃罅僥輳喙斯餐盜⑻悠劍餼褪茄嗾淹酢?p>*燕昭王施行德政而興國

燕昭王是在燕國被攻破之後即位的,他以自身的謙恭和豐厚的禮物來招攬賢才。他對郭隗說:“齊國趁我們的國內混亂沒有防備,攻破了燕國,我深知燕國國家小、力量弱,不足以報仇。可是如果得到賢士一起來治理國家,雪洗先王的恥辱,這是我的願望啊。先生看到有這樣合適的人才,我會親自侍奉他的。”郭隗說:“假若大王一定要招致賢士,那就先從我郭隗開始。至於那些比我更賢能的人,難道還會以千裏為遠而不來嗎?”昭王於是給郭隗改建了華美的住宅,並像對待老師那樣用最高禮節服侍他。這時樂毅從魏國來了,鄒衍從齊國來了,劇辛從趙國來了,賢士們爭著奔赴燕國。燕王吊祭死者,慰問孤兒,和臣下們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前284),燕國殷實富足了,士兵都樂於出擊,不懼怕戰事。燕王於是任命樂毅為上將軍,和秦、楚以及趙、魏、韓等國共同謀劃,發兵征討齊國。齊軍戰敗,齊o⊥跆擁酵獾亍Q嗑ザ雷坊靼芴擁鈉刖ト肫攵劑僮停崛×似牘械謀ξ錚偕樟似牘淖諉砉搖F牘淺孛揮斜還ハ碌模揮辛摹④旌圖茨Γ漵嘍劑ナ粲諮喙鍃曛謾?p>*燕國的滅亡

昭王三十三年(前279)去世,他兒子惠王即位。惠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和樂毅有嫌隙;等即位以後,他不信任樂毅,讓騎劫代替樂毅做將軍。樂毅逃跑到趙國。齊國田單憑借即墨一城的兵力,打敗了燕國軍隊,騎劫戰死,燕軍後退到本國,齊國又全部收復了其原有的城池。

惠王七年(前272)去世,韓、魏、楚三國聯合攻打燕國。燕武成王即位。武成王七年(前265),齊國田單征伐燕國,攻占了中陽。十四年(前258),武成王去世,他兒子孝王即位。孝王三年(前255)去世,他兒子燕王喜即位。

燕王喜四年(前251),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國相栗腹和趙國訂立友好盟約,送上五百鎰黃金給趙王置酒祝壽。栗腹回國報告燕王說:“趙王國內年輕力壯的人都戰死在長平了,他們的孩子還沒有長大,可以進攻趙國。”燕王叫來昌國君樂間詢問這事情。樂間回答說:“趙國是個四面受敵、經常抗戰的國家,他的百姓熟悉軍事,不可以進攻。”燕王說:“我們是以五個人攻打他們一個人。”樂間仍然回答說:“不可以。”燕王很生氣,這時群臣都認為可以進攻。燕國終於派出兩路軍隊,兵車二千輛,栗腹率領一路攻打鄗(hào浩),卿秦率領一路攻打代。只有大夫將渠對燕王說:“和人家互通關卡,制訂了盟約,拿出五百鎰黃金給人家的君王祝酒,使者回來一報告就反過來進攻人家,這不吉祥,作戰不會成功。”燕王聽不進去,自己率領側翼部隊隨軍出發。凈渠拉住燕王腰間系印的帶子阻止他說:“大王一定不要親自前去,去了是不會成功的!”燕王用腳把他踢開了。將渠哭著說:“我不是為了自己,為的是大王啊!”燕軍到達宋子,趙國派廉頗率兵,在鄗打敗了栗腹。樂乘也在代打敗了卿秦。樂間逃奔到趙國。廉頗追趕燕國,追出五百多裏,包圍了燕國的都城。燕國人請求議和,趙國人不答應,一定要讓將渠出面主持議和。燕國便任命將渠為國相,前去主持議和。趙國聽了將渠的調處,解除了對燕國的包圍。

燕王喜六年(前249),秦國滅掉東周,設置了三川郡。七年(前248),秦國攻占了趙國榆林等三十七城,設置了太原郡。九年(前246),秦王贏政開始即位。二十三年(前232),燕太子丹被送到秦國去做人質,這時逃回燕國。二十五年(前230),秦國滅掉了韓國,設置了潁川郡。二十七年(前228),秦國俘虜了趙王遷,滅掉了趙國。趙國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燕國君臣看到秦國即將滅掉六國,秦軍已經到達易水,禍患將要降臨燕國了。燕太子丹暗地裏供養著二十名壯士,這時他派荊軻把督亢(gāng岡)地圖獻給秦王,乘機突然向秦王行刺。秦王發覺了,殺死了荊軻,派將軍王翦進攻燕國。二十九年(前226),秦軍攻取了燕國都城薊,燕王逃走了,後來遷居遼東,殺掉了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了秦國。三十年(前225),秦國滅掉了魏國。 三十三年(前222),秦軍攻取了遼東,俘虜了燕王喜,終於滅掉了燕國。

(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