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立夏--養心的節氣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史然 整理

【明心網】谷雨節氣一過,桃紅柳綠、風和日麗的春天也隨之而逝,盡管人們想“莫使春光別去”,可擋不住立夏節氣的匆匆步履。

立夏和立春、立秋、立冬一樣,象征著一個季節的開始。每年陽歷5月6日前後,鬥指東南,太陽到達黃經4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裏的“假”,即“大”的意思。立夏是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群芳鬥艷,月季、杜鵑花開得燦爛。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立夏、小滿在農歷四月前後,稱之為孟夏(夏之初)。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它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大江南北忙於早稻插秧,“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滿倉”。因此,自古以來都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在這季節交替之時,人們需要調整自身以適應自然的變化,懂得養生。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受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咳癥,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可見如果夏季不能好好的養心,就有可能傷心,最終可能導致重病,因此立夏節氣要註重養心。

會養心者,則會長生。明代《養生四要》曰:“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精神皆安,明此養生則壽,沒也不殆。” 一個人如果有仁德之心,胸懷寬廣大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能忍難忍之事,善心待人,即是仁者,《論語·雍也》說:“仁者壽”。

在這養心的季節,若能習練真正有益於身心,性命雙修的好功法更會給生命註入新的活力和美好。

(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