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唐詩欣賞:山居秋暝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思格

【明心網】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作者簡介】

王維(公元700─761)字摩詰,盛唐大詩人、大畫家兼音樂家。其詩體物精微,狀寫傳神,清新脫俗,獨成一家。他和李欣、高適、岑參以及王昌齡一起合稱“王李高岑”,是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和孟浩然合稱“王孟”,又是田園詩的代表人物。至於“禪詩”,他更是古今獨步。蘇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字句淺釋】

題解:這是唐詩中的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中寄托著作者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暝:日落,傍晚。竹喧:竹林裏傳出喧嚷的聲音。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漁舟:打魚的小船。隨意:任情適意,隨便。歇:盡,消失。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這裏是作者自稱。

【全詩串講】

山中空蒙人跡罕到,一場雨剛下過不久。
秋天的傍晚,山中的景致真是美不勝收。
明朗的月光,從松林的樹陰間撒照地上。
清冽的山泉,在山石上自由地淙淙瀉流。
竹林裏笑語喧嘩,洗衣的姑娘們往家走。
亭亭的碧荷搖動,順流下來一只小漁舟。
春天的花兒謝盡了,我卻很任情而適意。
如此美好的地方啊,我真要在這裏居留。

【言外之意】

此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以自然的美來表現詩人自己人格的美;以帶有詩意的圖畫形象地表現詩人自己心目中追求的生活美。從淺層看,作者的彩筆在畫山水;從深層看,則是通過山水的描繪來寄概言志。內涵豐富,韻味雋永。

山雨初霽,萬物清新。松林明月,偶或松濤低吟;石上流泉,時時淙淙如琴。竹中喧嘩,可見姑娘們天真無邪、無所顧忌;蓮動舟來,想象打魚人悠然自得、適意舒心。在這樣的地方,山美水美人也美。沒有塵世間的苦苦勞心,沒有官場中的營營競爭。沈浸在自然的美中,人的身心也必然逐漸地美化,難怪作者產生了出塵隱居的念頭,要讓身心永遠沈浸在這種自然美中。

《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而作者的感覺恰恰相反,要想永遠留下去。可見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是能有很不同的結論的。任何人對任何事物的結論都和他追求的目標直接相關。希望享受自然之美、通過自然之美來陶冶心靈,使自己的心變得純樸自然,脫離塵世中那種“心苦”的狀態,他必然就希望隱居山林;希望升官發財、追名逐利,再美的山林他也難以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