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有多少愉快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星竹【明心網】越來越缺少愉快,已經成了全人類的一個通病。2000年初,一個國際研究調查組織,對25個經濟發達國家進行的一項“你是否每天都很愉快”的抽樣調查表明,60%以上的人,已經做不到每天都有愉快的感覺了。其中20%的人,明確表示“我每天都不愉快。”甚至有人強調說:“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愉快。我就是不愉快!”
是的,愉快的感覺,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仔細想想,在簡單生活的年代,我們曾經每天都有愉快的體驗,我們大聲的歡笑,在街上吹起口哨,哼起歌。現在這些出自自然、發自內心的快樂真是太少了。甚至許多人,幾天也找不到一件令自己高興的事情。於是,也就出現了“找樂”的現象。既然自然的愉快沒有了,人們就花錢去找一些樂子來代替。“找樂”已經成為許多現代人不得已的一項內容。
不愉快的人多種多樣,各有各的內在因素。從大面上看,似乎是沒有什麼可以讓人感覺到愉快、或知足的事情,但深入下去,就會發現其中有許多的問題。主要是人們在情感上無法放松,想得到的東西太多。這就破壞了人們內在的自然成分,打破了人們的許多規律。每個人心中的壓抑感都大大地增強了。人們追求的目標,被經濟社會的浪潮一再地拔高:沒有房子,想房子,有了房子的,還想要大房子,有了大房子,發現還有更大的房子,有了更大的房子,發現還有更好的房子。沒有私人汽車,想私人汽車,有了私人汽車,發現還有那麼多比自己的私車更好的私車。這一切,都深深地壓在人們的心裏,使人比以往更加貪婪,更加不滿足,而心情反而變得很糟,很壞,十分的脆弱。向四周看,和別人比較,已經成為了經濟社會中人們生活的一種習慣方式,越來越無法擺脫。你一個月掙3000元,我就要想法掙到5000元,不然心理就不平衡。人們都在如此地拼命,都在為一個“外物”而活著。
在這種情況下,人的生活中老是沒有“完美”。你已經很有錢了,可總還有比你更有錢的。你已經生活得很不錯了,可比你生活好的人又有的是。於是你還是愉快不起來。失敗者會感到悲觀,成功者也會感到悲觀。因為這樣比來比去,成功者也就淪為了失敗者,人家失敗了,還有幾百萬元。你是成功者,也不過幾十萬元。這樣一比,你反而覺得恥辱、不如人,根本高興不起來。天長日久,這就成了一種心理上的問題。
經濟社會的殘酷性,大概不是貧富差距。貧富的差距,會永遠存在,而且還會越拉越大。問題是,人們在比什麼。如果是比錢,比誰富有,那麼人人都不會有好日子過。因為比來比去,你總不會是第一,這就會使你痛苦,使你無端地遭受莫名其妙的打擊。這打擊是來自你的內心。因此,目前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人們已經開始了比歡樂、比長壽、比輕松、比誰活得更自在,以找回人生的一些基本要素,以便好好地活在這個世上。這是一種內心的調整,也是一種根本有效的調整。
(《雜文報》)
發稿:2003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