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周曉楓【明心網】少年用力踢著那塊巨大的石頭,嘴裏念念有詞,似乎在為自己鼓勁。可以看出,這個動作已持續了一段時間,少年臉上蒙著一層細小的汗水,由於不斷地蹬踏,旅遊鞋的帶子也微微松動了──少年低下頭,把鞋帶系緊,後退幾步,憋了一口氣,借著助跑的勁兒沖上去使勁踹了一腳結果還是一樣,那塊大石頭紋絲未動。少年喃喃自語道:“我就不信,我就不信!”他的氣力被消耗著,但這一點兒也沒有打擊他固執的信心。我在一旁觀察了十幾分鐘,他不屈不撓地踢著,一點兒沒有動搖的意思──然而,那塊他想移動的巨石也沒有被動搖的意思。
一切只是因為他是少年,年輕得還不知道要對目標進行取舍,以為所有的困難都可以在努力之下瓦解。成人從經驗中得出,只有選取那些第一腳踢上去就略微有些松動的東西,才能讓持續的勞作產生實效。否則,勇氣和意志的累積並不能推導出令人愉快的結果,只是徒勞地減損個人力量。孩子衡量不出願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衡量不出能力的局限。
也許,孩子的可愛之處正在於此。我有一個動人的例子。都說男孩說話晚,我朋友的兒子兩歲多,還只會口齒不清地叫爸爸媽媽。在幼兒園,從雨中跑回的老師鞋子濕了,他脫下自己很小很小的鞋,只穿著襪子站在地上,他想讓老師換上自己的鞋。一雙充滿童稚的眼睛望著老師,他還不會說話。
(摘自周曉楓《人們 》)
發稿:2003年4月21日
更新:2003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