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英國人的“方腦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李嵐

【明心網】一個女孩,父母在國內經營茶葉一條龍發了財,送她來英國讀書。按照程序,英國大學招生辦要她出具材料。成績單、獲獎證明、推薦信一來二去,搞得她有點不耐煩。小小年紀,一語驚人:“英國人真是方腦袋!”

我不解:中國人是什麼腦袋?“圓腦袋啊!”她那口氣好像我的腦袋也不對了。即使夠不上“方”,至少也是半圓半方。否則,怎麼會問出這樣無知的問題。如今,除了紅頭中央文件,大街上什麼買不著?過去只聽說給老師送禮,分數上找補找補,有“買”文憑之嫌;哪知現在大可不必這麼“猶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的,要什麼證件只管上小攤兒,按貨論價。

按這個標準,英國人的確堪稱榆木疙瘩。某友大學英語專業畢業,來英國讀教育學碩士。想爭取博士獎學金,找到院裏。老院長熱情洋溢,滿口答應提供幫助。某友馬上給夫人修家書一封,矚咐如此如此。月余,一只包裹寄到,內有國畫一軸,真絲頭巾一方。某友沐浴更衣,又見院長,談得熱乎時,呈上禮物。老院長當即微笑僵在臉上。既非初次見面,又非家宴招待;不逢年也不過節的,好端端的送哪門子禮?倘若為辦公事受禮,就有受賄之嫌。某友申請獎學金本合情合理,這樣一來,倒好像是非分之舉,否則,為何一定要“行賄”?按英國人的這個思路,某友此舉可謂緣木求魚,好生給自己使了把倒勁。結果,雞飛蛋打,痛失良機。

照中國人看,這未免過分。可是,法不認人,豈能不加小心?差點成了英王妃戴安娜嶽父的百萬富翁默罕默德阿爾法第,告倒了保守黨議員、前部長尼爾漢密爾頓,結果他被迫辭職,賣掉兩處房子,還不夠支付高昂的法律訴訟費。他說他沒受紅包,但人證物證俱在,陪審團不能睜眼說瞎話。他最後攜夫人離開倫敦時,灰溜溜、慘兮兮。看他那樣,哪個有一官半職的人不得問問自己:這樣值嗎?英首相布萊爾的夫人徹麗是英國有名的大法官,收入比布萊爾還高。某日乘火車上班卻發現囊中羞澀。不為別的,只因剛從葡萄牙度假回來,口袋裏裝的都是埃斯庫多;車站又不能刷卡買票,她的信用卡也用不上。趕著出庭,來不及多想,便來了個無票乘車。到了目的站,她主動向售票處說明情況。票房不管誰是誰,照章辦事,罰了她10鎊錢。當天晚上,電視新聞就作了報道,第二天,全英的大報小報紛紛登出細節,又是照片、又是漫畫,好不熱鬧。唐寧街狼狽不堪,一個勁向公眾解釋。
  
所以,活得好好的,沒人願意給自己找麻煩,拿犯法當兒戲。初到英國覺得很奇怪:街上沒幾個交通警,可英國人還挺守規矩,不叫酒後開車就不開。要說周末上酒吧,家裏有車也不用,“打的”去、“打的”回。住得遠點的,出租車費比酒錢都貴。若是夫婦倆同去赴宴,先說好輪到誰駕車。輪到的人只喝點軟飲料,最多按規定喝一盅低度酒。其實要是酒量好,酒後開車不搖不晃,絕不會被警察發現。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酒後駕車肇了事,駕照沒收,少說也得一年半載。更糟的是,駕照上被打了點,從此你就不是一個讓上司信得過的人。英國雇主很看重雇員的遵紀守法,招聘廣告上常常附加一條:“幹凈”駕照持有者。違章駕車事雖小、卻讓雇主不放心你的法制觀念。保不齊哪天你興致來了,在公司裏雞鳴狗盜的,如何是好。

我想,英國人的腦袋,或許就是這樣給整成了方的。方方正正,正好讓法制卡著。要說圖一時方便,當然不如圓腦袋。圓圓溜溜,什麼也卡不住,心想事成,自由自在。可是,《紅樓夢》裏有句話說得好:“假作真來真亦假”。倘若人人都圓滑變通,有法只當沒看見,社會便只能加大對個人限制的力度。不管真假,一律當假的對待。於是,人人都多了一分不自在。不久前,一位女友抱怨,丈夫在國內申請歐洲旅遊簽證,四處碰壁,法國大使館、荷蘭大使館、德國大使館都不給簽。而且,審查手續繁雜:要了護照要身份證、要了公證還要戶口本,好像材料都是假的一般。照理說,證件乃至公證材料都能造假,屬“國家機密”。可是,中國這麼大,人多嘴雜,誰能保證不泄密?於是,只好全社會一起付代價。

英國有種倉庫商店,顧客看商品圖片介紹買貨。買回來若有不滿意,三周之內可以退掉。由於沒有商品陳列,省了昂貴的地稅和樓面租賃費,此種商店的零售價較一般商店便宜二到三成,很受大眾歡迎。

可是,你要想缺德,也很容易。聽說某同胞車壞了,缺一套修車扳手。上倉庫商店買了一套,修好車又完璧歸趙。這倒不錯,把商店當自家儲藏室,一個便士不花,還總是用新的。說到這兒,又想起另一同胞的故事。此君酷愛名牌運動衣,尤其喜新厭舊。家中雖富有,架不住有便宜不占心裏難受。英國商店絕對顧客至上,即使是服裝,包退包換。於是此君新名牌不斷,買一件穿上個把月,退了換件新的,大展風采。

幸好英國人的腦袋都是方的,這裏的中國人亦非個個圓腦袋,否則,英國商店早就統統倒閉了。英語裏常說的一個詞是“honest”(誠實),在誠實的基礎上建立起全社會的信任關系。在英國辦事的突出印象是,對方相信你。除非上移民局辦簽證或申請入學工作,一般很少要你出示這、出示那,全憑你自覺。比如說,辦理學生旅遊優惠卡,規定是對26歲以下的學生。如果你長得不算過分老相,36歲自報26歲以下,沒人要你出示出生證明。學校的假期住房,是按天計算房費的。給你張日期表,你自己在上面勾,結帳時,就按你勾的算錢。你如果腦袋圓一下,周末不勾,說是住在朋友家或者外出郊遊;周一至周五,隔三差五少勾一天兩天,說是去了趟倫敦或者利物浦,沒人懷疑你作假。英國的門票車票,對70歲以上老年人均減價。可是,這裏沒有專門的老年卡;對國外來的旅遊者或探親者,也不要求出示護照。如果你媽60,你買票時說她75,方腦袋的英國人馬上給她優惠票。

一位研究歷史的朋友給我傳來一組文章,一看敢情中國人的腦袋從兩千年前就圓了。誰不想圓,就挨磕挨碰,經過一番苦苦磨礪,最終也就隨了,變成圓的。好像有個叫晏子的人,開始腦袋是方的。治理郡縣,堵住小路,關緊後門;獎勵勤儉孝悌,懲罰小偷壞人;斷案不偏袒豪強,侍奉權貴不超越禮的規定;不受賄,不貪汙。結果,被人告狀告到上司那裏,差點給革了職。後來故意把腦袋削成圓的,反其道而行之,看效果如何,竟然好評如潮,還得到上司的嘉獎。有這麼兩千年的深厚積澱打底兒,難怪我們的腦袋都圓得那麼自然,那麼線條流暢,左右逢源,八面玲瓏。

問題是,眼瞧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圓腦袋與方腦袋的相互碰撞在所難免。某英國大學與一所中國大學搞聯合辦學,中方提出的條件讓方腦袋的英國人目瞪口呆:要想順利合作,先得給主管外事的校領導的子女一筆獎學金,來貴校讀書。為此,方腦袋們專門開了校務會,左右為難,他們無論如何想不通的是:大學領導辦公務,和自己的子女有什麼相幹?

如今時興“國際化標準”,不知包括不包括腦袋;“與國際接軌”,各成方圓的腦袋要不要也接一下?據說晏子最後拒絕了上司的嘉獎,認為圓腦袋的“成功”不足可取。我們帶著圓腦袋走過了兩千年的路。這也就罷了。倘若炎黃子孫們還要發揚傳統,帶著更圓的腦袋跨入新千年、走向全世界,晏子得知是哭還是笑?

(摘自《北京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