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成語故事:慶父不死 魯難未已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太平 整理

【明心網】魯莊公姬同有三個弟弟:慶父、叔牙、季友。慶父最為專橫,並拉攏叔牙為黨羽,一直蓄謀爭奪君位。

魯莊公於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生了病,因為夫人哀姜沒有兒子,莊公與三弟叔牙商量立誰為國君,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收買,主張立慶父;莊公與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魯莊公與其妃子生的兒子公子姬般。

不久,魯莊公死去。季友力主莊公的兒子公子姬般繼承君位,處死了叔牙。慶父與哀姜密謀,乘喪期暗殺了尚未正式即位的姬般。另由慶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生的兒子公子姬開,為魯閔公。慶父從此更加肆無忌憚,野心越來越大,百姓對慶父恨之入骨。

魯閔公二年,慶父又指使人殺了閔公,欲立其自己。季友趁亂領著魯莊公的另一個兒子姬申逃到邾國,發出文告聲討慶父,要求國人殺慶父,立姬申。國人響應,慶父知篡位難成,逃亡到莒國,哀姜逃到邾國。

公元前659年,季友立公子姬申為國君,即為魯僖公。莒國將慶父交還魯國。慶父求赦罪不成,在汶水邊自殺。因為哀姜是齊公室之女,所以齊桓公很生氣,將哀姜召回,也殺了。

公元前661年冬,齊桓公派大夫仲孫湫到魯國去了解情況。不久,仲孫湫把了解到的魯國情況向齊桓公作了報告,並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己!”這是說慶父殺害國君,制造了魯國內亂。如果不除掉他,魯國的災難便不會停止。

後來,“不去慶父,魯難未己”這句話演變為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泛指罪魁禍首不除,國家或社會便不得安寧。後人也常把制造內亂、使國家社稷得不到安寧的人比做慶父。

(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