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以史為鑒:召公諫厲王止謗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厲王暴虐,國都的百姓指責厲王的過錯。召公勸告厲王說:“百姓不能忍受您的政令了。”厲王大怒,找到衛國的巫師,讓他監督指責厲王的人。只要衛國的巫師將指責厲王的人報告給厲王,厲王就把指責他的人殺掉。於是國都的百姓都不敢說話,即使在道路上遇見,彼此也只是用交換眼光來傳達信息。厲王很高興,對召公說:“我能夠消除謗言了,國都中的百姓終於都不敢說話了。”

召公說:“這只是堵住百姓的口啊!堵塞百姓的言論比堵塞河水還要嚴重。河流堵塞導致堤壩崩潰,一定會傷害很多的人,百姓言論被堵塞導致政治崩壞也一樣帶來極其嚴重的危害。因此治水的人疏導水流使它暢通;治理國家的人引導百姓讓他們暢所欲言。所以,過去天子為了更好地處理政事,讓公卿和列士進獻諷諫的詩歌,讓樂師進獻民謠歌曲,讓史官進獻可以借鑒的史書,讓少師進獻規勸天子的箴言,讓瞍者吟唱可以借鑒的詩,讓?者背誦可以借鑒的詩,讓百官進諫,讓平民把對政事的意見傳達給國君,讓親近的大臣盡規勸的責任,讓同宗的大臣彌補國君的過失、監督國君的行為,讓樂師和史官來對國君進行教誨,讓朝中元老們勸誡國君,然後國君再仔細斟酌處理政事。所以政事暢通而且與常理不相違背。

百姓有嘴巴。就像土地上有山有河,財產物品都從其中產出;就像土地有各種各樣,衣食都從其中產出;百姓用口發表言論,政事的好壞就能從其中顯現。推行百姓認為好的,防範百姓認為壞的,這就是用來使衣食豐富的方法啊!百姓的言論都是在心中考慮後才用嘴巴表達出來,考慮成熟就需要表達,怎麼可以堵塞呢?如果堵塞了百姓的嘴巴,那些和您在一起的人會有多少呢?”

厲王不聽召公的勸告,從此百姓再也不敢說話了。三年後,百姓就把厲王流放到了彘地。


原文: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蒙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出自《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