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有真涵養才有真性情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有真性情,須有真涵養;有大識見,乃有大文章。〔註釋〕:
真性情:至真無妄的心性情思。真涵養:真正的修養。
〔譯文〕:
要有至真無妄的性情,一定先要有真正的修養才能達到;要寫出不朽的文章,首先要有不朽的見識。
〔評語〕:
人生下來,性情本是至真的,純然無雜的。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外界的環境未必如此純然無雜,因此,原本至真的性情,便逐漸淹沒而不顯。等到成長以後,經過許多苦樂的感受,才逐漸感到許多選擇都非真心所願,於是返觀於心,趕忙將它從塵土中掏出,洗凈擦亮,臧之於懷,再也不讓它沾上一點灰塵。
從自覺苦樂,到返觀於心,乃至再度找回,牢牢把握,這些都是後天的涵養功夫。未經歷練的天真是容易失去的,通過歷練後若還能再度找回,那麼這個真性情就不會再失去。其實在本質上,幼童之真與成年人之真並非無分別,只是是否落入塵埃的不同罷了。
文章由見識而生,在於它的內涵,而不在文字的工巧妍麗。偉大的文章,往往足以導引吾人生命的取向,乃至於人類的未來,前者須對生命有大認知,後者須對人類有大識見。若無這個大認知與大識見,一篇文章終稱不上偉大。
發稿:2002年8月23日
更新:200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