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苦樂人生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展境
  
酸甜苦辣鹹五味之中,恐怕數苦最不受歡迎。然而,“苦”這一味,卻歷來不被忽視。諸如“苦口婆心”、“良藥苦口”、“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中龍”之類。苦被認為是一種比較不容易被接受,卻又大有裨益的東西。苦能磨練人,造就人。

雖如此說,但要自覺地吃苦,自甘貧寒,乃至將自身奉獻和犧牲,除了少數聖哲之外,一般人恐怕很難做到。正如眼下,人們一方面抱怨城市的擁擠和汙染,抱怨鋼筋水泥的高層建築,阻隔了人與人之間本性的親善,而向往清風明月,柳綠花紅的鄉野。但時至今日,也沒見多少人真正放棄酒綠燈紅、聲色犬馬的都市生活,而去荒山僻野耕種自食、結廬而居。人們往往有一種不健全的心理,越是甜美,越是嫌膩;越是富足,越覺得貧乏。小時候正趕上3年困難時期,飽嘗了饑餓的痛苦。有一種樹叫榆樹,用它的皮做成的湯團,當時吃著是絕頂美味。後來在富足之後吃什麼都沒味的時候,想起來,再做來吃,卻是粗糲不堪,無法下咽。這或許是命運使然,在受苦時讓你苦中有樂,在享受時讓你多一些貧乏和憂郁。
  
人生總是伴隨著七苦八難,沒有苦難就不成其為人生。人們的全部努力,無非只是希望能減少一點苦難,或以此苦代替彼苦罷了。一些人欲望太多,貪得無厭,貪汙受賄,搞權錢交易,而後又大肆揮霍,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他們並不知道,這種滿足只是暫時的,罪孽性的,與此同時,他們已經為自己掘下一個更加苦難的深坑!
  
既然人生充滿了苦難,那麼人生豈不毫無意義?當然不是。幸福和快樂是苦難的另一面,或者說,苦難升華的結晶就是幸福和快樂。有“苦”就有“樂”,有“難”就有“福”。有苦樂禍福,才構成了人生的本質和全部。所謂“苦樂人生”,就是這個概念。所以,如何善對人生,善待苦樂,掌握苦與樂的根本和轉化的契機,就是你人生的技巧所在。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屬大技巧的範疇。有這種大技巧的人無疑堪稱“人傑”。如我輩而言,能知苦知樂,安貧知足也就夠了。
  
苦樂人生,苦也是人生,樂也是人生。苦中有樂,苦中求樂,樂不癡迷,樂不忘憂,人生自然就有滋有味,苦亦是樂了。  


摘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