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紙幣上的文明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謝泳

偶然看到這樣一本書《世界名片——各國貨幣上的人物故事》(谷豐天樂編著,長虹出版公司,2002年2月),這是一本通俗的故事書,內容主要是介紹世界各國紙幣上的歷史人物及其歷史背景。圖文並茂,很好看。

卷首語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通篇瀏覽本書,可以從中了解各國貨幣設計者和決策者的風格和傾向。比如,法國是一個崇尚哲學與藝術的國家,所以,在各種面值的法郎上,印有本國作曲家、畫家、哲學家的肖像;美國最自豪的是它的制度,而制度的建立者主要靠開明的有作為的政治家,因此,它就把著名的政治家的肖像印在了紙幣上,如華盛頓、林肯、傑斐遜、格蘭特等;英國人喜歡他們的女王,所以在各種英鎊的正面全都是伊麗莎白二世的肖像;俄羅斯人懷念彼得一世,但又不可能找到他的照片,因為那時還沒發明照相技術,就把他的雕塑的照片印在了新版的盧布上。”我看了編者的這些話,大體覺得不錯,但還可以引出更多的感想。

書前的目錄是以洲來排列的,你只要一看這個目錄,就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因為目錄分列各個國家的貨幣,同時也排列紙幣上的歷史人物。看一個國家的紙幣,也就看出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再進一步說,也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這就是我要說的紙幣上的文明。

因為紙幣上的歷史人物,大體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價值取向,民主國家還是極權國家,反映在紙幣上的區別,一目了然。書中列出的亞洲國家,紙幣上的歷史人物基本都是國王。只要實行憲政的國家,紙幣上也就不是國王了。像日本,1000元紙幣上是作家夏目漱石,1萬元紙幣上是明治時代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以色列紙幣上共有四個歷史人物,兩個總理,一個總統,一個作家。韓國是一個詩人,蘇聯解體以後的哈薩克斯坦現屬亞洲,它的紙幣上是一個詩人。非洲大體上也是這個規律。歐洲除了英國以外,所有國家紙幣上沒有一個國王。就連阿爾巴尼亞,一個是詩人弗拉舍裏,一個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羅馬尼亞是一個詩人愛明內斯庫。也許這是政治轉型後的情況,俄國紙幣用彼得一世的像,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歐洲國家紙幣上通常只有四種人:學者、作家、科學家、音樂家,只有個別總督和民族英雄。美洲和大洋洲以總統為多,個別是科學家和民族英雄,澳大利亞是兩個科學家。

為什麼民主國家就不願意把國王的像放在紙幣上?這與他們的政治文化精神有很大關系,反過來說,為什麼亞非國家又總是特別喜歡把國王的像印在紙上,這就是東西方的區別。美國紙幣上是總統、政治家和科學家,雖然從名詞上看也有“國王”的意味,但美國總統和國王是不一樣的,因為總統是選出來,而國王的天下要麼是世襲來的,要麼就是奪來的。紙幣上的文明,其實就是一個國家的政治文明,也就是一個國家自由和民主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