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人生不可安閑,日用必須儉省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人生不可安閑,有恒業,才足收放心;日用必須儉省,杜奢端,即以昭儉德。
〔註釋〕:
恒業:長久營生的產業。放心:放逸的本心。
〔譯文〕:
人活在世上不可閑逸度日,有了長久營生的事業,才能夠將放失的本心收回。平常花費必須簡單節省,杜絕奢侈的習性,正可以昭明節儉的美德。
〔評語〕:
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說,做學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我們放逸逃失的本心收回來。孟子又說:“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讀書人不必要有長久營生的產業,卻必須要有追求學問道德的恒心。而一般老百姓呢?當然就必須要有“恒產”了。人不能無所事事地過日子,安閑逸樂的日子過得太久,心也會喪失掉的。大人常常罵小孩:“心都給玩掉了!”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有了穩定的工作,生活才有目標,心才能安定下來。我們這顆心,才不會如脫韁的野馬,亂跑亂闖。有的人要他過安閑的日子,他還不願意呢!因為他受不了“不用心”的日子,這種人常常會譏笑自己是“勞碌命”,以另一個觀點來看,能為工作而勞碌,有時也未嘗不是一種福氣。
日常生活的花費,愈簡單愈好,因為人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一旦陷入,就很難自拔了。粗茶布衣不但無損我們的人格,更可以見出一個人淡泊寧靜的心胸。而節儉樸實,永遠是值得令人稱許的美德。現代人似乎都很怕穿得“寒酸”,惹人笑話,其實,以現在的生活水準來看,穿著寒酸倒是很少見的,反而內心“寒酸”的人愈來愈多。舍不得衷心贊美他人,舍不得為別人犧牲一點,這種內心的“間省”,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發稿:2002年7月21日
更新:200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