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為什麼會千古吟誦--人應有的生活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王一豐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見雨聲,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還沒睜開眼便聽到母親的聲音了:“小懶蟲,起來了,春眠不覺曉……”,我睜開眼,金色的陽光從敞開的窗戶湧進,撒滿了整間屋子,黃鶯兒正在窗戶外的那棵大柏樹上唱著歌,母親抱起我站在窗前,一望無邊的田野被嫩黃的油菜花覆蓋,彎彎曲曲的田埂上開滿了紫紅色的蠶豆花,蜜蜂們嗡嗡地忙進忙出…… 那時我已五歲了,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因為我問母親剛才說啥了,她說是一首詩,我感到一震,“詩”這個字象音符一樣跳進了我的心,“真好聽!”在我識字後又讀了更多的唐詩伴隨我走過童年、少年。

那是象夢一般香甜的時光,歲月不是日歷,而是窗前路邊四季變更的莊稼,是院落裏的梧桐樹葉。還記得春天開始不久,梧桐樹便開始吐綠,幾天之間整棵樹便披上了綠裝,舉頭一望,藍藍的天,綠綠的樹,陽光下那片片樹葉象透明的碧玉,清翠欲滴,綠得讓人心痛。蜜蜂、燕子、蟈蟈常常就在我的小屋裏穿出穿進,有時候,常常在清早,去看那些剛剛睡醒的花兒,看那些田野裏太陽還沒出來時,每一棵草、每一棵稻子尖尖頭上頂著的晶瑩的露珠兒。當第一縷陽光出現時,上百顆、千顆、億顆的露珠兒發出難以形容的絢麗光芒,繽紛奪目,然後倏然不見了。這也是我成年後不喜歡珠寶的原因,那些人工的雕琢和大自然相比實在是相形見拙了。那時我們的生活非常清寒,但卻是那樣豐富、充實,大自然和我們息息相連,夏天的中午酷熱難當,打著蒲扇,夏蟬們卻在此時唱的歌最響。突然天邊烏雲翻滾,雷陣雨要來了,全院子的小孩子撒丫子跑向高高的田埂,站在那兒享受一下刮過的風。“哎,這不要錢的風真涼快啊!”大家手牽著手站在那兒,怕被風刮走了,又歡喜又害怕,眼睜睜望著天邊的雨雲越聚越多,漸漸雷聲近了,“哢嚓!”一聲驚雷震耳欲聾,仿佛落在跟前,呼,一下子大夥作鳥散狀奔回院子裏,緊接著瓢潑大雨,遠處農田裏的野白鴿、野鴨子卻水裏出, 雨裏進,正在高興地跳著舞呢。一會兒,雨過天晴,一道七彩的虹掛在湛藍的天空,遠處的山跟洗過一樣,突然間變得清晰無比,不再朦朧,這時可以看到山中的炊煙、人家,甚至走路的打柴人。晚上大家坐在田埂外乘涼,空氣真香啊,那是稻子的清香,泥土的清香,熒火蟲就在身邊一閃一閃,滿天繁星,一顆一顆地數著,慢慢也知道了辯認北鬥星、牛郎星、天狼星…… 隨著慢慢長大,慚慚有了思考,好想知道天上的奧秘。那還是一個“無神論”充斥、大革文化命的時代,可是在這鄉下真有點象世外桃園,與世隔絕。在這大自然中成長,讀著家中僅剩下的幾本古詩,感知到萬物的靈性,那一花一石皆世界的玄奧。後來讀了《西遊記》,思想一下子打開了,心一下子沖破了現實社會的束縛,遨翔於無邊的向往,我盼望著有一天有仙人收我當徒弟,那時是中國的一九七四年。

再以後長大了,走進了城市,一下子感到非常失落,車水馬龍的喧鬧使我不知所措,再也聞不到泥土的清香了,生命在一天天枯萎,城市的一切令人窒息,我變得憤世嫉俗,在鴿子籠一樣的宿舍我開始失眠了,好多次,好多次,我努力回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然後是一幕幕那些在大自然中陽光燦爛的日子,那才是人真正應該有的生活!

再以後在社會中沈浮,塵世的灰垢一層一層落在心上,把心蓋住了,我再也感受不到那花之紅、葉之綠、天之藍了,迷失在這塵世,說不出的孤獨與茫然。直到有一天我遇到大法,成為了一名大法弟子,驀然回首, 真是法中千塵盡啊!大法洗濯了我身上層層的灰垢,令我脫胎換骨,煥然一新。對大自然、生命等一切的感受是從未有過的真切、美好。那是怎樣一個流水潺潺、蜂鳴鳥舞、百花爭艷的世界啊,遨遊於佛法真理的汪洋大海,揭開大千世界層層奧秘,神奇無盡, 難以言表: 日日是好日,天天有收獲。生命找到歸宿,仿佛大夢初醒,在無限的慈悲中徜徉: 那種簡潔而輕松、目標明確的人生,那種返本歸真路上生命的喜悅和踏實,領悟到了更高境界人應擁有的生活。

(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