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窗:希望的向日葵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阿健(黑龍江)那塊土地實在太貧瘠了,頭一年種玉米,只長了細細的稭稈,連一穗成熟的玉米也沒收獲;第二年種黃豆,也只是收了些幹癟的豆莢;後來又種過土豆、花生什麼的,依然是白辛苦,所得寥寥。於是,我斷言:這塊地種什麼都不長,沒侍弄的價值了。
可爺爺依舊精心地侍弄它,還對早已泄氣的我說:“孩子,再試著種點兒別的,別輕易地放棄,放棄了播種,也就放棄了收獲。”
這一年,爺爺種的是向日葵,結果獲得了空前的大豐收。
多年後,我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林區小鎮教書。那地方閉塞落後,根本不重視教育。破爛的校園、混亂的管理,人浮於事,老師玩牌搓麻將成了家常便飯,學生大多也只是為了混張畢業證,並不指望能學到點兒什麼。見此情形,涉世之初的我向領導提了些改進的意見,結果是領導嘴上哼哈著說“好好好”,實際上卻根本無動於衷。我還被同事們好一頓嘲笑,他們笑我太幼稚了。
正當我垂頭喪氣地懊悔來到這麼個破地方時,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女友來了一次,便滿懷失望地走了,而且是永遠地走出了那段我曾堅信不可動搖的愛情。
可以說,那是我生命中最失意的一段日子,沮喪幾乎將我圍得水泄不通。無比糟糕的現實,令我心灰意冷,甚至連“將來”這樣的字眼兒都不敢去想。
就在這時,爺爺的郵包跋山涉水地到了這裏。
打開包,是一粒粒油黑鋥亮、特別飽滿的瓜子,輕輕地撫摸我一向愛吃的瓜子,我再次讀到了爺爺樸素而深情的叮囑:“孩子,別嫌棄土地,別忘了耕種,再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希望。”
爺爺的話,如一陣清爽的風,吹入心扉,讓我不由得想到了家鄉那塊我曾打算放棄的土地,想到了那一株株挺立的、生機勃勃的向日葵以及爺爺勤勞的身影……哦,爺爺說得對,輕言放棄,失去的將不只是一塊土地,還會有……我不敢往下想了,趕緊振作起來,以更大的熱情投身於生活當中。
後來,我不僅成了一位頗受學生和家長喜歡的教師,還成了多家雜志的特約撰稿人。每每看到我的學生學有所成,看到那一篇篇散著墨香的文章,我便要由衷地在心底說一聲:“感謝那塊貧瘠的土地,感謝那希望的向日葵,它們讓我真正懂得了堅守究竟意味著什麼……”
發稿:2002年5月15日
更新:2002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