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陳奎德:讀《沙哈洛夫傳記》的感慨和啟迪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陳奎德

最近讀到一本沙哈洛夫傳記(SAKHAROV, A Biography, By Richard Lourie),解了些許疑團,生出頗多感慨。

從蘇聯"氫彈之父"到人權鬥士,從模範黨員到民族良知,其轉變是如何發生的?這中間究竟有什麼奧秘?這就是所謂"沙哈洛夫之謎"。

筆者過去曾試圖在腦海中構置一幅心路歷程,以解"沙哈洛夫之謎"。但終因第一手材料不足,總難免不少想象和推論的成分。沙哈洛夫傳記的應運而生,無疑填補了歷史的空白,為一個立體的活生生的沙哈洛夫的精神變遷描繪出了詳細的輪廓,為共產國家的異議知識分子,特別是科學家出身的人權活動家的歷史軌跡提供了一個翔實的案例,也為各種比較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樣本。

眾所周知,在共產黨國家,涉及武器制造的科學家,特別是核武器的研制者,享有極高的待遇。作為蘇聯的"氫彈之父", 沙哈洛夫地位尊崇,應有盡有,本可平安一生,坐享榮華富貴。他為什麼拋棄了這既有的舒適、尊榮和紛至沓來的名譽地位,而把自己投身於深不可測的命運黑洞和巨大風險之中,隨時都有生命之虞。

其實,說來也並不復雜,開啟了沙哈洛夫一生坎坷命運閥門的,主要是其精神上的兩個顯著特點: 一是最基本的人類良知和負罪感,二是由科學探索培育起來的追求真理的執著及其有效的方法。

當他所指導的核試驗發出的放射性塵埃導致無辜生命的死亡時,他的良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從而堅決要求削減試驗。回答他這一悲天憫人的訴求的,卻是一系列他未曾經歷過的警告刁難,迫害也接踵而至。而越想表達意見,迫害就日益加碼,以至蘇共頭目後來把他列為"頭號公敵",剝奪了他高精尖科學研究的權利,並處於全天候的監視控制之中,並放逐他到了遙遠偏僻的高爾基城。

但是,他本人所遭遇的壓力甚至迫害,以及他較早期所耳聞他工作地點曾發生的蘇聯政治犯舉事而遭受貝利亞悉數格殺的故事,都還並非導致他獲得政治洞見的最主要原因,而只是啟動他全面的社會、政治思索的契機。而在這方面,他縝密的科學思考習慣和推理能力使他很快達到了經得起推敲的結論。當他以追求真理的無私無畏心態去追問一系列政治問題時,象物理學的探究一樣,他考察其(政治意識形態的)前提,尋找其可靠的證據,結果,他清晰地發現,當局的那一套合法性論證是極其脆弱的,完全經不起理性與經驗的檢驗。

於是,他成了堅定的政治異見者,不屈不撓的人權活動家,成為推動他的國家走向人性化的主要精神力量。

因為卓越的科學成就獲得的聲望與權威,使他的簡潔而透明的觀念具有強大的穿透力。但是,他非常謹慎,極其樸實,象愛因斯坦一樣,他深知巨大的聲望必須以巨大的責任感來平衡。鑒於此,以一種宗教般的熱忱,他履行了作為一個人,一個公民,一個賦有巨大影響力的科學家的偉大的道義責任。 這是一個人。一個擁有七情六欲 喜怒哀樂的凡人。同時又是一個賦有卓越的勇氣、智能和良知的非凡人。對照中國的現狀,有很多重要方面是可與當年蘇聯模擬的。然而回觀中國知識界,反躬自責,我們交出的答卷是什麼呢?這恐怕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當代"天問"。

(自由亞洲電臺)